第250章 你们会能治理国家?笑话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当即怒骂道,“五经之一的欧阳尚书里,明确记载了……”

“好,来人!”

周浩见状,直接大喝道,“把欧阳尚书这部经书毁了!以后不允许出现,这么荒诞的言论!”

“你!”

“还有!”

周浩的眼神变得漠然,语气平淡而森然的说道。

“你们,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你们治理国家了吗?你们不过是打着治理国家的名头,为自己谋取私利罢了!”

“难道没有了你们,城外的农民就不会种地了?没有了你们,城里的平民,就不会砍柴挑水了?”

“天大的笑话!若是没有你们这群废物的压榨,这个国家只会变得更好!”

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官员们,其实只需要做好监督和收取税收的工作而已。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治理国家一说,这纯粹是文官集团,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搞得好像没有他们的“治理”,农民就不会种地了一样,简直是可笑至极!

周浩所在的那个时代,已经用客观事实证明。

种地这种事情,甚至都不需要官员去监督,更不用什么治理。

农民伯伯们,自己就会做的很好!

官员只需要在开始,分发一下农具和种子,丰收了按时按量收税就行。

哪有什么治理的说法?

治理十人?

治理平民还是治理皇帝?

真正需要官员出大力的地方,只有在天灾爆发的时候。

遇到了这种突发情况,才是需要官员们,需要负起责任的时候!

然而事实上,在大部分的天灾面前,平民们死伤无数,官员们毫无作为。

真正赈灾的官员,历史上都找不出几个来,要不然,就不会每次天灾过后,整个国家饿殍遍野了。

若是赈灾完了,还是饿殍遍野的话,那到底是赈灾了,还是没赈灾呢?

国家花了钱粮,官员们忙前忙后,结果,平民们该死多少还是死多少!

这种情况下,再告诉周浩,官员能够治理民生,你觉得他会信吗?

因此,实际上这群官员的“治理”,在周浩的眼里,就是个纯粹的笑话罢了。

他需要的,只是一批能够引导和监督的人员,不需要一群,帮他“治理“天下的吸血鬼。

封建王朝的帝王,通常需要文官集团的最根本原因,是帝王想要通过文官集团的手,来压榨天下的财富,充斥自己的腰包。

可周浩这个皇帝,压根就没兴趣去压榨平民,充实自己。

他愿意当这个皇帝,完全是在为爱发电!他想要通过自己的一些尝试,看看能不能改变政权制度的结构。

周浩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成就层面的满足感,而不是什么物质追求!

如此一来,对他来说,有没有这群文官集团,差距真的没多大。

听到周浩如此赤裸裸的说法,好几名老头,可能是被气的心脏病突发,或者是脑血栓了。

竟然当场口吐白沫的,倒毙于大殿之上!

周浩见状,顿时大惊失色的站起身,满脸不爽的大喝道。

“玛德,你们要是死,就给小爷我滚出去死!别他么把小爷我的大殿,给弄脏了!”

大殷的众官员:……

所有人都被周浩说的话,惊的是目瞪口呆,他们从没有见过,像周浩这种残暴的皇帝,只觉得为官数十年的三观,都崩塌了。

就连意图通过刀白凤,想要出仕于大理的刀长空,这一刻都变得犹豫了。

因为,如果按照周浩的政权制度来看的话,他还当什么官啊?

这不纯纯的牛马吗!

没有任何实质的权利,也没有多少社会地位可言,说是官员,与打工人没什么区别!

做错事了,还要被砍头流放,更没有多少实质奖励,收益和风险,完全不成正比好吗!

与其在周浩这里当官,还不如回去,多生几个孩子有用。

或者,多培养几位武者出来,来的更加实在!

连刀长空都这样想了,剩下感觉无利可图的众多官员们。

在看清了周浩的“真面目”后,不由得全都摇着头,离开了大殿。

对他们来说,如果周浩,不能给予他们足够多的权利和特权的话,那他们根本没有出仕的必要,毕竟在周浩这里当官,风险实在是大了!

看着陆续离开的大理国前任官员们,周浩的目光古井无波,没有一丝要挽留的意思。

因为他心里知道,如果他强行的留住了这群人,那么就意味着他妥协了,必须要做出让步,将实质性的权利,再度交给这群人。

让他们继续有能力,去鱼肉百姓,但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周浩在制定出,这套全新的制度后,就准备先在大理国推行开。

最后,他要在整个综武大陆中,施行这套良性的奖励制度。

实际上,在这套制度里,压根不存在什么,打压文官集团的条款。

奖部中的各种奖励制度里,是包括了文官集团的。

也就是说,只要文官能帮助周浩,完成了国家的执行,和对地方的监督工作,使得民间生产力提升,人口增加等等。

都会获得相应的国家奖励,并不比给武者和军队的奖励要差!

文官,武官和武者……

三者的奖励模式和程度,处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是一视同仁的!

而比前三者的奖励幅度弱一层的,则是农民,匠人等阶级了。

至于最底层,必须是商贾!

不过,因为文官集团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周浩在收回了他们,能够肆意妄为的核心权利后,把他们拉到了与武者和武官,同一个层面后,他们顿时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公待遇。

在文官集团的眼里,文人就是要远远凌驾于武官、武者和平民之上的群体。

如果说,皇帝是国家的第一主宰。

那么,他们文人就是第二主宰!

可以随意的欺压武官,羞辱武者和压榨平民,至于商贾和匠人阶级,完全就是他们的狗。

这本来应该是,他们天生就该有的特权!

现在周浩,却剥夺了文人的这些特权,他们能愿意才怪了!

等大殿里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后,周浩这才,看向了下方的刀长空,以及蚩苗部的几位老者。

刀族长?

陛下!

周浩盯着眼前,恭敬侍立的刀长空,沉吟着说道。

“有话我就直说了!我需要你,留在朝廷里继续任职”

他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度,自然需要一位老一辈的高官,当做定海神针和吉祥物,到时候,他的制度一旦传开,整个大理内部,肯定会甚嚣尘上。

能够预见的就是,会有无数的文官弃官,让秩序陷入崩溃。

这时候,周浩就需要一位,成熟而有威望的官员站出来,给迷茫期的新任官员们,树立一定的信心,让他们能够,接替各地的政务,填补空缺的权利。

并且,周浩还需要刀长空,教会他新组建的三司成员,如何才能正确的理政和治理,做出国家层面的有效决策。

听到周浩说的这么直白,刀长空不禁有些犹豫了起来。

他没有立刻回答周浩,因为他没有听到周浩,给予他的好处或者让渡什么权利出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周浩的双眼一眯,主动开口询问道,“你想要什么,说说看!只要没超过我的底线,开国之初,我可以尽量的满足你!”

刀长空闻言抬头,仔细的打量着,表面上古井无波,深邃不可见底的周浩。

最后,他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在下,想要一个世袭的公爵!”

在周浩的制度里,爵位是非常有用的一个东西。

既代表了社会地位,庞大的社会资源的倾斜!每个爵位的获得者,要么是真正的武道天骄,要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之,必须是有大功的人,才能在大理国封爵。

而封了爵位的人,不仅拥有法率规定的士地和人口。

每个月,还可以领取到不少的社会资源和修炼资源,算是非常的实用了。

比如公爵,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其他的合法方式,拥有田亩万顷,佃户十万户,军队五千。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