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当即怒骂道,“五经之一的欧阳尚书里,明确记载了……”
“好,来人!”
周浩见状,直接大喝道,“把欧阳尚书这部经书毁了!以后不允许出现,这么荒诞的言论!”
“你!”
“还有!”
周浩的眼神变得漠然,语气平淡而森然的说道。
“你们,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你们治理国家了吗?你们不过是打着治理国家的名头,为自己谋取私利罢了!”
“难道没有了你们,城外的农民就不会种地了?没有了你们,城里的平民,就不会砍柴挑水了?”
“天大的笑话!若是没有你们这群废物的压榨,这个国家只会变得更好!”
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官员们,其实只需要做好监督和收取税收的工作而已。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治理国家一说,这纯粹是文官集团,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搞得好像没有他们的“治理”,农民就不会种地了一样,简直是可笑至极!
周浩所在的那个时代,已经用客观事实证明。
种地这种事情,甚至都不需要官员去监督,更不用什么治理。
农民伯伯们,自己就会做的很好!
官员只需要在开始,分发一下农具和种子,丰收了按时按量收税就行。
哪有什么治理的说法?
治理十人?
治理平民还是治理皇帝?
真正需要官员出大力的地方,只有在天灾爆发的时候。
遇到了这种突发情况,才是需要官员们,需要负起责任的时候!
然而事实上,在大部分的天灾面前,平民们死伤无数,官员们毫无作为。
真正赈灾的官员,历史上都找不出几个来,要不然,就不会每次天灾过后,整个国家饿殍遍野了。
若是赈灾完了,还是饿殍遍野的话,那到底是赈灾了,还是没赈灾呢?
国家花了钱粮,官员们忙前忙后,结果,平民们该死多少还是死多少!
这种情况下,再告诉周浩,官员能够治理民生,你觉得他会信吗?
因此,实际上这群官员的“治理”,在周浩的眼里,就是个纯粹的笑话罢了。
他需要的,只是一批能够引导和监督的人员,不需要一群,帮他“治理“天下的吸血鬼。
封建王朝的帝王,通常需要文官集团的最根本原因,是帝王想要通过文官集团的手,来压榨天下的财富,充斥自己的腰包。
可周浩这个皇帝,压根就没兴趣去压榨平民,充实自己。
他愿意当这个皇帝,完全是在为爱发电!他想要通过自己的一些尝试,看看能不能改变政权制度的结构。
周浩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成就层面的满足感,而不是什么物质追求!
如此一来,对他来说,有没有这群文官集团,差距真的没多大。
听到周浩如此赤裸裸的说法,好几名老头,可能是被气的心脏病突发,或者是脑血栓了。
竟然当场口吐白沫的,倒毙于大殿之上!
周浩见状,顿时大惊失色的站起身,满脸不爽的大喝道。
“玛德,你们要是死,就给小爷我滚出去死!别他么把小爷我的大殿,给弄脏了!”
大殷的众官员:……
所有人都被周浩说的话,惊的是目瞪口呆,他们从没有见过,像周浩这种残暴的皇帝,只觉得为官数十年的三观,都崩塌了。
就连意图通过刀白凤,想要出仕于大理的刀长空,这一刻都变得犹豫了。
因为,如果按照周浩的政权制度来看的话,他还当什么官啊?
这不纯纯的牛马吗!
没有任何实质的权利,也没有多少社会地位可言,说是官员,与打工人没什么区别!
做错事了,还要被砍头流放,更没有多少实质奖励,收益和风险,完全不成正比好吗!
与其在周浩这里当官,还不如回去,多生几个孩子有用。
或者,多培养几位武者出来,来的更加实在!
连刀长空都这样想了,剩下感觉无利可图的众多官员们。
在看清了周浩的“真面目”后,不由得全都摇着头,离开了大殿。
对他们来说,如果周浩,不能给予他们足够多的权利和特权的话,那他们根本没有出仕的必要,毕竟在周浩这里当官,风险实在是大了!
看着陆续离开的大理国前任官员们,周浩的目光古井无波,没有一丝要挽留的意思。
因为他心里知道,如果他强行的留住了这群人,那么就意味着他妥协了,必须要做出让步,将实质性的权利,再度交给这群人。
让他们继续有能力,去鱼肉百姓,但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周浩在制定出,这套全新的制度后,就准备先在大理国推行开。
最后,他要在整个综武大陆中,施行这套良性的奖励制度。
实际上,在这套制度里,压根不存在什么,打压文官集团的条款。
奖部中的各种奖励制度里,是包括了文官集团的。
也就是说,只要文官能帮助周浩,完成了国家的执行,和对地方的监督工作,使得民间生产力提升,人口增加等等。
都会获得相应的国家奖励,并不比给武者和军队的奖励要差!
文官,武官和武者……
三者的奖励模式和程度,处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是一视同仁的!
而比前三者的奖励幅度弱一层的,则是农民,匠人等阶级了。
至于最底层,必须是商贾!
不过,因为文官集团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周浩在收回了他们,能够肆意妄为的核心权利后,把他们拉到了与武者和武官,同一个层面后,他们顿时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公待遇。
在文官集团的眼里,文人就是要远远凌驾于武官、武者和平民之上的群体。
如果说,皇帝是国家的第一主宰。
那么,他们文人就是第二主宰!
可以随意的欺压武官,羞辱武者和压榨平民,至于商贾和匠人阶级,完全就是他们的狗。
这本来应该是,他们天生就该有的特权!
现在周浩,却剥夺了文人的这些特权,他们能愿意才怪了!
等大殿里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后,周浩这才,看向了下方的刀长空,以及蚩苗部的几位老者。
刀族长?
陛下!
周浩盯着眼前,恭敬侍立的刀长空,沉吟着说道。
“有话我就直说了!我需要你,留在朝廷里继续任职”
他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度,自然需要一位老一辈的高官,当做定海神针和吉祥物,到时候,他的制度一旦传开,整个大理内部,肯定会甚嚣尘上。
能够预见的就是,会有无数的文官弃官,让秩序陷入崩溃。
这时候,周浩就需要一位,成熟而有威望的官员站出来,给迷茫期的新任官员们,树立一定的信心,让他们能够,接替各地的政务,填补空缺的权利。
并且,周浩还需要刀长空,教会他新组建的三司成员,如何才能正确的理政和治理,做出国家层面的有效决策。
听到周浩说的这么直白,刀长空不禁有些犹豫了起来。
他没有立刻回答周浩,因为他没有听到周浩,给予他的好处或者让渡什么权利出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周浩的双眼一眯,主动开口询问道,“你想要什么,说说看!只要没超过我的底线,开国之初,我可以尽量的满足你!”
刀长空闻言抬头,仔细的打量着,表面上古井无波,深邃不可见底的周浩。
最后,他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在下,想要一个世袭的公爵!”
在周浩的制度里,爵位是非常有用的一个东西。
既代表了社会地位,庞大的社会资源的倾斜!每个爵位的获得者,要么是真正的武道天骄,要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之,必须是有大功的人,才能在大理国封爵。
而封了爵位的人,不仅拥有法率规定的士地和人口。
每个月,还可以领取到不少的社会资源和修炼资源,算是非常的实用了。
比如公爵,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其他的合法方式,拥有田亩万顷,佃户十万户,军队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