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理国弃官风波

每个月,公爵还有对应的修炼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倾斜,堪称是真正的特权阶级了。

其中的世袭公爵,更是可以代代相传下去,是与国同修的特权爵位!

刀长空开口,就索要一个公爵,还是世袭的,证明此人,不愧是成熟的政治家。

他一眼就看出了,周浩的政权中,哪些才是~真正的核心阶级。

总的来说,胃口不小!

“不行!”

周浩懒得和刀长空,扯来撤去的浪费时间,他直接了当的说道。

“我最多给你一个非世袭的侯爵,或者世袭的男爵,你自己考虑,可以就留下,不行就走!“

世袭的公爵,那是随便能给的吗?

光是一个合法的良田万顷,就够离谱的了!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起码两个大县内,所有的耕田,全部属于刀长空个人所有,还是世袭的所有!

刀长空间言一滞,他看了看周浩,没有任何波动的眼眸,最后无奈的苦笑着妥协道。

“臣,遵旨!”

“很好!这是一个明知的决定!”

周浩当即也不再废话,他直接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全部告诉了刀长空。

“我会认命刀白凤,何红药和天灵儿三人,为大理三州的州牧,同时她们三人,也是三司中的司员,你就负责教导她们,该如何管理十二部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经过了周浩的诉说后,刀长空基本明白了

自己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说白了,他要充当一个优秀的政治吉祥物,并以吏部尚书的身份。

给自己的女儿刀白凤,和周浩身边担任三司司员的女人们,讲解具体该怎么做好,国家决策者的职责。

同时,刀长空的存在,也会是周浩接下来的时间里,摒弃老一辈的文官集团,提拔新任官员后,那些新任官员们的一记定心丸!

因为,不管朝局如何的动荡,制度如何的更迭,对于茫然的基层官员们来说,只要头上还有一位,他们熟悉的高官撑着,那他们在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前,都会相对稳定一些,这就是刀长空的主要作用!

解决了刀长空的问题后,周浩又看向了蚩苗部的几位老者。

在和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谈话后,周浩便将这几人,塞进了他新组建的政权班子里。

这对于刚刚走出了,蛮荒大山的几位蚩苗部老者而言,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毕竟,十二部的尚书和侍郎,再怎么样也是一国的高官,不是地方的小鱼小虾。

这场皇宫内的职权划分,与大理新制度的改革,一直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

当天下午,大理国新的三司十二部制度,便在京城羊城中,彻底的传播开来。

整个京城的官员圈子,顿时发生了十八级的大地震,各级的官员,被这套制度,震得五迷三道,不知所措。

等震撼逐渐褪去后,就是一股文官集团,自发组织起来的弃官浪潮。

基本上,大理中层以上的京城官员,全部选择了挂印弃官。

他们纷纷坚决的表示,不会再出仕大理国了!

同时,他们痛斥周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刚刚当政就要与天下万“民”为敌,一看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甚至,一些颇为激动的官员,拉自己的三五好友,在街道上准备进行游行。

不过,这群人很快,就被大理京城内的守城士卒们,全部抓住并关了起来!

是的!

当周浩的三司十二部制度,具体的消息扩散开后。

不只是文官集团沸腾了,武官集团,同样陷入了沸腾!

只不过,文官集团是不满意的弃官,而武官集团,则是集体的大力支持新政!

就连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士卒,在听明白了三司十二部制度后,也陷入了激动和狂喜之中。

因为,这套制度中,虽然没有明显的偏向于武官集团,但是同样的,也没有打压武官阶级!

不止没有打压他们,还多了一堆,以前从没有过的各种奖励标准,比如杀敌、斩首、剿匪等等都有奖励。

甚至,就连镇守城池,在达到了一定期限后,都有一些奖励!

这让平日里,各种被欺压的士卒们,如何能不去支持,周浩的新政?

与此同时,羊城中的一群闲散的大理武者们,也没有出现,任何想要闹事的想法。

因为在周浩的新政中,他们武者也是受益的群体,还不是普通的受益,而是直接翻身,做了社会的主人!

当然,前提是他们要去户部那里,主动登记过后,才能在下个月,领取到对应的修炼资源奖励。

不止如此,除了武官集团和武者群体,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外,就连平民阶级和奴隶阶级,都成为了受益者!

因为大理国内,繁多的各种明目类型的税收,大部分都被周浩,给当场的废除了。

再加上,物价和生活物资,被强制性的降低,生孩子或者种地,还有各种奖励等等。

这一来一回之间的差距,已经让普通的平民们,感到欣喜若狂了!

如此一来,周浩的制度,直接稳住了平民,武者和武官,三个阶级的广大群体。

文官集团,就算是想要引导舆论去闹事,他也得有条件才行!

在武官,武者和平民支持周浩,商贾选择观望的情况下,指望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抗真刀真枪,急于立功的士卒,这有可能成功吗?

对于一大批旧时的文官们,激烈抵抗并选择弃官的行为,周浩没有丝毫,要惯着他们的想法!

他直接让新任的户部尚书,蚩苗部的一位长老,将这群人全部登记,从此他们的家族人,永不能在周浩这里为官!

同时,在周浩的指点和授意下,刀长空还带着女儿刀白凤等新任三司司员们,火速的前往羊城的各级官府,将原本处于基层和底层的各级小吏。

全部提升了好几个职级,直接填补了那群,弃官而走的文官们的职位空白!

对周浩来说,行政四部中,他需要的只是一群监督者而已,这种官员,就是普通的刀笔小吏都能做好,根本不需要什么,所

谓的治理大才!

因为十二部和地方的官员,现在只有执行和监督权,没有决策权。

那他们就不需要,去主动治理地方,按部就班萧规曹随的,监督平民就够了!

该监督平民耕种的,就去监督农民耕种,犯法了的人,就抓起来交给审部的官员审理。

每个部门的官员,只需要做一件事,不需要涉及到太多复杂的事情。

因此做这种事情,其实根本不需要,所谓的读书人!

事实证明,周浩的推测,没有出错!

当一大批在基层和底层,被压榨多年的小吏,担任了平日里,高不可攀的显耀职位后,他们的工作热情极高,并且工作效率十分的惊人!

整个羊城,各级机构的运转职能,比之前那群大理的读书人在时,还要高了数倍不止!

以前读书人们处理不了陈年旧案,或者不愿意处理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这群刀笔小吏们,在短时间处理一空。

这就直接的说明了一件事,那批读书人,除了会坐而论道。

然后滥用权利和肆意妄为外,根本不会起而行之,更不会做实事,只会夸夸其谈!

于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让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的刀长空,感到极度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周浩这个皇帝,竟然当起了彻彻底底的甩手掌柜,啥也不管。

而被周浩塞进了三司机构里的刀白凤众女,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在刀长空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掌握了该如何治理好国家的诀窍。

至于十二部的那批新任小吏们,一个个的取代了他们曾经的顶头上司,摇身一变,统统成为了十二部的高官。

他们全都是首次出任,一部的侍郎,或者成为一部尚书的副手。

但是他们却能在短时间内,将三司下达的各种政策,执行的非常到位且有效。

同时,大理的武官集团,选择了集体全力支持周浩的政权。

武者阶级和平民阶级,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他们的心里,已经开始逐渐倒向了周浩。

可以说,原本能够在大理国内,作威作福的文官集团,在周浩的一套碾压式的组合拳下,竞然在一天之内,就被各个阶层的人,给果断的抛弃了!

以往,皇帝之所以需要文官集团辅佐,并且需要向文官集团妥协的根本原因。

一来是在于皇帝本人,想要通过这群文官,来掠夺天下的财富。

二来,皇帝也需要这群文官,帮他“治理“好国家,执行各种离谱且荒谬的政令。

可周浩这个奇葩的皇帝,他压根不需要去掠夺财富!

再加上,失去了核心决策权利的十二部官员,只需要刀笔小吏就能做的很好。

那么,周浩也不需要那群文官,来帮他“治理“国家了。

全部由刀笔小吏,来治理就好!

要知道,刀笔小吏这种水平的人,民间不说比比皆是吧。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