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宋朝边境城市里的这只上万人军队,可全都是在不久前,被周浩主动放走的那批军民。
他们亲身的体会过,周浩的恐怖战力与无敌天威。
如果周浩也跟着大理军队一起来了的话,他们根本不可能升起,丝毫的抵抗之心!
事实上,就算周浩没有来,单凭城外在扎营的,那只精锐无比的大理武者军队。
宋朝边境城市里的驻军,也根本抵挡不住。
毕竞,那可是一千名武者!
其中光先天境修为的武者,就有数十人之多
而宋朝边境城市里的驻军中,先天境武者不到十人,全城的武者加起来,还不到三百。
其中的大部分,都不是军人,只是普通的武林人士。
这该如何与城外,看起来训练有素的武者军队相抗衡?
因此,宋朝边境城市里的军民心中,大部分人已经升起了逃跑的心思。
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可以逃走的机会而已。
不过,恐慌的情绪却在传播,直接导致城内的军心浮动,民心慌乱。
而距离宋朝边境城市,八十里外的那只大理国军队,似乎并没有要直接入侵宋朝的意思。
他们只是用了半天的时间,建立起了一座可以容纳万人的大型营寨。
接着,这只武者军队就偃旗息鼓了,连探城的斥候都没有。
给宋朝边境驻军的感觉,这只大理的军队,不像是来入侵的,更像是来旅游的!
就在宋朝驻军,暗自松了口气的时候。
下午时分,一架巨大无比的金属马车,在数十匹神异骏马的拉动下。
奔驰出了两国边境的山道,直接越过了大理军队的军营。
径直冲向了宋朝的边境城市,令城内的宋军,神经再度紧张了起来。
随着金属马车而来的,还有另一只大理国的千人武者军队。
他们打着大理国主和益州节度使的旗号,充当着帝王的护军。
与此同时,一道可怕至极的武道气息,腾空而起,笼罩在了宋朝边境城市的上空。
这股武道气息凌厉无比,哪怕是没有体会过武道气息的普通人,都有种如临大敌般的感受。
虽然这道气息,没有周浩的气息那般恐怖,可也让城内的军民,变得极度紧张和不安了。
通窍境强者!
这是一位实打实的通窍境强者!
感知到这一切的城内宋朝将领,纷纷面露绝望之色。
因为如果是一位通窍境强者兵临城下的话,他们就算再怎么反抗和挣扎,也是无济于事的。
双方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存在!
下一刻,一道响彻全城的冷然声音,充斥于城内每个人的心底深处。
“大理国军队入侵边境,云州立刻进入战时状态!我乃宋皇亲封的益州节度使周浩,如今云州九郡因为战争来临,开始全境戒严,我以节度使之职,命令你等现在打开城门!”
“宋朝军民……”
等等!
让我们先授一捋!
你周浩,是宋皇亲封的益州节度使,这个消息如今已经传遍了宋朝内外。
大家都知道!
而益州节度使,战时确实是可以节制西南三州。
其中就包括了云州,这个大家也清楚!
可问题是,此时兵临宋朝边境的,不是你大理国的军队吗!
你自己可是大理的皇帝啊!
自已的军队,人侵自已的地盘?
当然,此事看似荒谬,实际上很快便有不少聪明人,相继反应了过来。
他们一方面瞠目结舌,感到震惊无比。
一方面则是啧啧称奇,觉得周浩此举,是真的高!
周浩章然能利用,大理国军队兵临城下之机,迫使宋朝西南地区的云州和益州,以及东南地区的交州三州之地,全部进入战时状态。
而在战时的情况下,身为益州节度使的周浩,是有权节制云州等三州,一切军政财大权的!
也就是说,此刻随着大理国军队的滑稽入侵,云州内部变成了周浩说的算!
要知道,若是在和平时期,周浩的益州节度使,可没有权利节制住云州九郡!
宋朝镇守边境城市的守城将领,在捋顺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后。
不由得无奈叹了口气,最后他只能选择打开城门。
然而,边关城门在打开后,周浩却没有露面的意思。
他只是让随行护卫他的,一只百人武者军队,进城接管了城防。
至于马车里的周浩和众女,则是全部折身而返,待在了城外的军营里。
这让城内的宋军将领们,感到有些不解和疑惑。
他们不明白周浩,现在是在打着什么主意,具体又要做些什么。
而在当天夜里,两国边境的山道出口,不断的有人员匆匆的跑出来,一批批的进入了城外的军营之中。
这些人中,不仅有大理国早就抽调出来的各级文武官吏,人数大概在四千人以上。
同时,还有不少风云阁出身的风媒人员。
之前的一个月时间内,大理国的各个阶层,在周浩的命令下。
开始了紧急动员,并提前做好了各种交接和准备工作。
比如,从大理境内的各城中,择选抽调了数千名,能够读书识字的文武官吏。
这些人都是大理新政下诞生的官员,与以往传统官吏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截然不同。
他们是周浩麾下的三司,培养出来的优秀执行者和监督者。
这批人,就是周浩未来执掌云州,打通益州与大理联系的基本盘!
同时,周浩仗着自己是综武大陆东南地域,唯二的风云阁核心成员
又再度抽调了宋朝内部,数百名优秀风媒为己用。
这批风云阁的成员,在一个月内,便将云州和益州内部各个阶层,大部分人员的情报收集到位了。
其中就包括了,云州益州两州内部,几乎所有的乡绅,豪强,士族,世家,商贾,门派等诸多阶级里的人员情报。
如此工作量,看似很大,实际上这些被调查的人,都是一个地区里的精英。
属于金字塔尖的人物,占据不到1%的总人口数量,调查起来并不怎么费事。
周浩让风媒们调查西南地区各州郡里人员的情报,其实就是在进行一个筛选,
哪些人可以留下继续给他打工,哪些人要物理消灭掉,让他可以心里有数!
为了能够顺利的拿下云州,入主益州施政,周浩可谓是煞费苦心!
大理国与风云阁,两方势力同时全力运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做好了全部的准备工作。
而到了这时,周浩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以此刻所处的,宋朝云州边境的苍梧郡为模板试点。
正式推行他的新政统治,将苍梧郡改造成,类似于大理州郡的制度。
可以想象,在这个新政制度的改造过程中,会有多少人为之死去。
宋朝云州的诸多郡县,将会迎来一位怎样的“暴君“统治!
第二天早上。
周浩以益州节度使的名义,派遣身边大批风云阁的风媒。
前往苍梧郡的各县,给各个阶层的群体,下达他的“战时命令!
首先,第一条命令!
苍梧郡内所有的县城,及其周边乡镇村中的基层官员们。
必须交出手中的全部土地和财富,带上家人来觐见周浩!
此举,可以说是真正的在挖,宋朝士大夫集团的根基了!
要知道,宋朝的士大夫集团,有着一套完整的晋升机制。
使得科举士大夫群体,能够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血液。
在士大夫的集团中,最下层的群体,就是乡绅阶级。
这个群体通常代表了,所有宋朝地方上的基层官员。
也就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所谓保甲法官员。
比如,地方上的村长就是保长,可以掌控村里十几户的村民,是宋朝最基层的一个底层官职。
保长之上为大保长,也可以称之为镇长,能够掌管同镇五十户以上的百姓。
在这之上,还有都保长和都保正,设为小乡长和大乡长。
这些在保甲法中的受益者,也就是乡镇村中的保正们,就是所谓的乡绅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