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他们也是宋朝士大夫集团里的根基!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乡绅阶级,正在利用宋朝制度赋予给他们的权利,完成了身份上跃迁。
他们不断的压榨着同村的平民阶层,放款收租,兼并土地,聚拢财富,吸取大量民间的民脂民膏,最后成为了士大夫集团的统治根基。
哪怕是天下最有名的几个大世家,比如韩琦的家族,其实也是乡绅出身。
他们的第一桶金,就是压榨同村平民们的血肉,进而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不过这个阶层,哪怕做到了最大,也只能掌握民间的土地和财富。
因为是官方的身份,他们还无法明着藏纳大量的人口,完成自我的进化。
因此,周浩履行节度使职权的第二步,就是完全清理掉,士大夫集团中的根基,乡绅阶级!
让士大夫们无法诞生出新鲜血液,不能继续壮大下去。
而周浩推行的第二条战时命令!
就是命令苍梧郡内,所有商贾出身和乡绅出身的豪强家族,立刻捣毁各自的庄园钨堡,交出藏纳的人口,土地和生产资料。
豪强阶级,是士大夫集团的第二个阶级。
大部分都是由乡绅们,主动辞去了保正官职,开始利用积累的财富,肆意的大规模侵占民间土地和藏纳人口而来的。
这个阶级的士大夫群体,完成了自我进化,掌握的基层社会资源,异常的丰富。
可以说是乡绅阶级的上百倍,都不止!
一些大豪强,城外的良田,占据一座县城范围内的三分之二土地。
藏纳的人口,可能比一座县城,明面上统计的自耕农还要多!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人口和士地作为依仗,豪强阶级便可以自行打造庄园经济。
他们的庄园内部,做什么行业的人都有。
比如,有专门种植各种瓜果蔬菜的人,有专门打造各种兵器的人,甚至还有专门制造货币的作坊。
理论上,豪强阶级不需要对外开放,内部就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生态链,自产自销并自我强大!
如今的宋朝境内,可以说在地方上,不是乡绅掌控的乡镇村,就是豪强建立的碉堡庄园。
自耕农为代表的平民们,被这两个阶级挤兑着,根本没办法好好的生存了。
如此一来,直接导致宋朝境内的自耕农,不论是掌握的土地面积,还是统计的人口数量,都在与日俱减。
这和周浩之前,接掌的大理国,国情完全不同!
因为大理国,虽然地方上也有不少世家豪强,但是还没有达到宋朝,这么完善的体制和发展阶级。
与宋朝的士大夫集团,这个庞然大物比起来,大理国的哪些人,就是一群不入流的小卡拉咪。
因此,想要消灭掉宋朝的士大夫集团,需要的是从下往上清理,而不是盯着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世家。
因此,想要消灭掉宋朝的士大夫集团,需要的是从下往上清理,而不是盯着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世家。
随后,周浩又颁布了,他的第三条战时命令。
苍梧郡内,所有士族出身的官吏们,全部停职并接受调查!
士族阶级,同样是士大夫集团中的一个阶级群体。
他们位于豪强阶级之上,世家阶级之下
事实上,哪怕以宋朝士大夫集团的强悍,世家阶级也没有多少家族。
只有像韩琦家族那种,已经可以完全掌控一郡之地的科举大家族,才算得上是世家。
因此,士大夫集团的大部分群体,都是普通的士族!
而这个阶层,是由豪强阶级进化而来的。
通常情况下,豪强阶级在拥有了充足的物质财富后,便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比如,社会地位,掌握权利,取得社会资源的分配权等等。
他们想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要参加科举,让自身变成科举家族,从而当官掌握权利!
于是,豪强阶级就会花费重金,从士族那里请来老师,购买珍贵的经书,学习四书五经,识文断句,培养家族子弟,参加科举之类的。
这是一套完整的流程!
随着大量的财富砸下去,总能出现一两位文人士大夫的候补成员。
这些人中,也许没有能够参加会试殿试的大才,但是通过地方上的乡试,县试,州试还是可以做到的。
因此,这群高不成低不就的读书人,最后就被安排成为了地方郡县里的各级官吏。
使得士族阶级,通过大量出仕地方的家族官吏,得以影响一地的政局走向。
可以说,宋朝内部的各州郡县中,大部分的官吏,都是士族出身。
只有少部分的官吏,是民间平民补位晋升上来的。
这也是为何,不管是谁,一旦空降担任了宋朝地方上的职位。
比如,担任州刺史或者一地太守之类的。
他们都要向地方的士族豪强们妥协,让渡出大部分的利益,才能行驶地方大权!
如果得不到地方上士族豪强的支持,别说是治理地方了,可能连衙门都进不去。
没办法!
这群人掌握了一个地方的大部分人口,土地和生产资料。
官府中的官吏们,又都是他们的家族成员,你不让渡利益的话,直接就被架空了!
周浩颁布的前三条战时命令,就是专门针对苍梧郡里,所有士大夫群体的。
可以说,在没有世家存在的苍梧郡中,他的打击面,几乎是全覆盖的!
乡绅要交出土地,前来述职!
豪强要开放庄园,接受清点!
士族官吏要停职,等待审查!
不夸张的说,当周浩早上发布的三条命令一传开,整个苍梧郡,直接就炸锅了。
如此堪称是抄家级别的命令,谁能接受?
要知道,这群士大夫们在明里暗中,掌控了苍梧郡内无数的人口和资源,实力强劲至极,哪怕周浩是一条过江的猛龙,他们也不可能就这么的引颈受戮!
因此,当天下午,苍梧郡各县范围内,所有阶层的士大夫群体,集体开始反抗周浩这位节度使的节制。
而这一切,不仅没有出乎周浩本人的预料,甚至还正中他的下怀!
或者说,士大夫群体的反抗,是他希望看到的。
反抗的好啊!
你们竟然敢,反抗本节度使的统治和节制?
正在两国边境军营中坐镇的周浩,在得到了消息后,当场勃然怒。
盛怒之下,他当场命令身边,十几名战力强悍的江湖美人。
分别带着数量不等的武者军队,快速的赶往了苍梧郡各县,直接利用强横的武力,镇压此次苍梧郡爆发的“民乱”!
确实没错,就是民乱!
古代的民,从来不是指的平民阶级,而是指的士大夫群体。
民贵君轻中的那个“民”。
民如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那个“民”。
都是指的士大夫群体!
普通的平民,也配称作是民?
平民们,不过是一群牛马罢了。
是供养民的畜生,压根不算人!
苍梧郡内部爆发的民乱,持续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这场民乱的烈度极大,覆盖面极广,波及人员极多!
周浩为了保证苍梧郡,不被大理国军队入侵。
于是便将这群吃里扒外的“民“们,整家整家的杀戮一空。
甚至,为了能够震慑天下,有效的威慑住云州的其他乱民们。
他不仅将所有的乱民,株连了三族,还将被他杀死的人,统统制作成了京观,摆在了各县城外。
立京观,表达了周浩与“乱民”之间,绝不妥协的强硬态度。
同时,还展露出了残忍至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