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屏幕出现在黄奕华的眼前。
里面的场景让黄奕华愣了一下,只见屏幕里出现一个小岛,白色的沙滩上,系统精灵正戴着一个墨色眼镜,躺在一张沙滩椅上晒太阳。
仔细一看,这分明就是穆沙岛的景色!
黄奕华哭笑不得地看着屏幕中悠然得意的系统精灵:“你怎么弄出这幅场景了?”
“呵呵,欢迎来到穆沙岛。”屏幕里小精灵向黄奕华挥了挥手说道,要不是那传出来的声音还是那熟悉的电子合成音,那景象还以为是真的了。
“行了行了,怎么今天搞成这样了?”
“本精灵觉得配上这样的场景跟你聊天,会让你更加轻松些。”这时,屏幕里的场景又变了,只见小精灵踩着冲浪板在海里冲浪。
“行了,赶紧给我安静下来吧,你这样我都不知该怎么跟你沟通了。”
黄奕华的话音刚落,屏幕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凉亭,小精灵坐在凉亭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说道:“好了,我现在非常认真地准备和你沟通,不知主人准备和我聊什么?”
看着屏幕里不时变化着的场景,黄奕华忘记了自己沟通系统的目的,首先问道:“你怎么会弄出这些场景的?”
“这还不简单,只要是你看到的,或者是你脑中想到的场景,我都可以弄出来。”这时小精灵手指突然出现了一根雪茄,似模似样的吸了一口。
“行了行了,既然你这么厉害,那能不能将你的声音改变一下?”
“当然可以,只不过你一直都没有要求,所以才一直使用最基础的发音方式。”这时小精灵的声音突然变成了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到此,黄奕华真的无语了,沉默了一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小精灵。
其实一直以来,黄奕华都将系统当成了一个超级数据库,这个时候突然想到要跟系统沟通,并不是真的以为系统能为他解惑,只不过是实在有点烦躁,所以下意识的跟系统沟通起来。
“首先,我必须改正一下你的一点错误,那就是你不应该这么不信任本小精灵。”
“啊?”
“本系统除了是个超级数据库以外,还具有推算的能力,也就是你们人类所说的智慧。”
“呃?”
“你应该知道,在你穿越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在计算机智能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比如你们所说的物联网、自动驾驶、自动识别等等,这些智能化的东西。而你们那时发展出来的智能化只不过是最基础的东西,如果以你们人类的发展过程来比喻的话,二十一世纪的所谓智能化就相当于你们人类的原始人。而到了我被制造出来的那个年代,智能化只是所有芯片技术中最基本的东西,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象本系统的运算能力就相当于一个超级智囊团,要不是由于你们现在的网络技术还不够,我都可以控制你们所有国家的原子弹了。”
听到小精灵的话,黄奕华的嘴巴张得可以塞进两个鸡蛋,同时也让他想到一个之前被自己遗漏的东西,那就是路由器!
一想到路由器,黄奕华随着想到了思科公司,在他的记忆中,思科公司应该是在去年12月份成立了;还有钱伯斯,这个带领思科走向辉煌的牛人。
按下杂乱的思绪,黄奕华问:“那你说说,矿务公司该怎么解决?”
“其实你应该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在你心里想到的只是那三大矿务公司,为什么你就不考虑那些排在第四、第五、甚至第六第七的那些呢?”
“呃!”
黄奕华不知该怎么回答,之前自己的目光的确是一直放在了原时空里的三大巨头,忽略了其他同样极具实力的公司。
“在澳大利亚所有矿产公司中,北方矿业能够排在第5名左右。可以说实力不小。在世界各地拥有12座矿产,在澳大利亚本土有8座。不过现在北方矿业公司面临着一个非常麻烦的事请,钢铁市场萎靡。他们不得不收缩很多业务,使得公司效益并不好。而且没有像必和那样底蕴深厚,得不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如果北方矿业公司在这次危机中得不到贷款,是没办法撑得下去的,而如果你现在提出收购,银行不但不会给他们贷款,还要收回他们的到期贷款。”
听了系统小精灵的话,黄奕华突然想起,在原时空中,北方矿业公司前世在2000年左右被英国力拓集团收购,使得力拓成为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这倒是个好主意。”黄奕华说道。
“至于必和、必拓、淡水河谷,正如你自己心里所想的,你可以收购一些他们的股份,不过要达到控股,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
“其实我倒不是非得要控股,我只需在这些公司里面能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就行了。”
“那问题就好解决了,你可以让人慢慢地去谈、去收购。”
“嗯,我明白了。”其实从小精灵谈到北方矿业时,黄奕华就已经想好了,之前只不过是他自己走进了个死胡同罢了。
想通了这些,黄奕华的心思又放到了思科和钱伯斯上面了。
去年,思科cisco在硅谷的圣何塞成立,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师夫妇列昂纳德·波萨克和桑德拉·勒纳。
波萨克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勒纳是斯坦福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两位计算机主任联姻也是当时斯坦福的一段佳话。
在原时空中,到1988年,思科都是由波萨克和勒纳夫妇掌管,所以黄奕华如果现在要收购思科公司的事宜,便是要找他们商谈。
约翰·钱伯斯今年36岁的,中等个头,身材匀称,金色卷曲的头发,眼神专注,常挂着微笑。
朋友们常说钱伯斯走进会场时,不像一位煞有其事的经营管理者,倒像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乡村医生,要为诊所里满屋的病人看病。
他行动迅速,说话快得像拍卖商,带着西弗吉尼亚的南方口音。
他善于倾听,并注意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
他流利的表达与潇洒的举止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这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美国南方人,他没有任何技术背景。
原时空中,未来他这位ceo将成为计算机业最炙手可热的明星,领导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公司。尽管他现在还不知道,一切也未开始。
但就是这样一个未来的明日之星——钱伯斯,现在也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坐靠在自己的办公椅上发着愁。
“唉……难道我钱伯斯就是这么运气不济?加入到哪家公司,哪加公司就刚好处于衰败期的下坡状态?以前是ibm,现在是王安公司,都是这样。”钱伯斯有些沮丧的感叹着。
他不禁回忆起十年前,自己怀揣着商业管理学士、法律学士、金融和管理mba三种文凭,进入华信这家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工作。
他在ibm工作了七年,先干了几年的销售工作,后来还担任ibm的市场经理。
可是由于华信高层决策人士的失误,没有重视消费者的意见,同时又有华信电脑的出现,使得他们不得不慢慢放弃了pc机市场,而转向了大型计算机设备,在pc机上的霸主地位一直是华信电脑所占领。
“那就是观念陈旧,而且不重视客户的下场。”钱伯斯一想到IBM公司就来气,不过现在自己所在的这个王安公司似乎也不怎样。
对此,钱伯斯曾感慨地说:“从中我学习了很多,其中最忌讳的就是作为管理者离客户越来越远,本来他们应当比客户知道得更多。”
1983年,失望离开ibm的他又奔向现在这个大东家——1951年创办的王安电脑公司,负责亚洲区的销售。
可进入王安公司,他才发现原来从82年起王安公司就进入了衰败期。
曾领导公司生产出了对数计算机、小型商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机及其他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在美国的计算机领域中起了领导和先锋的作用的王安,现在对计算机市场似乎是失去了洞察力,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转变生产。
像现在客户们的兴趣转移到个人电脑和小型工作站,而不是小型计算机和文字处理机。许多公司为了迎合客户的兴趣,开始生产个人电脑。
而早在1979年,王安实验室负责产品计划和管理的副总裁盖利诺,就曾向公司建议研制个人电脑。
但令人遗憾的是,王安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不想让公司搞什么个人电脑,他甚至认为搞个人电脑是“闻所未闻的荒唐事”。
待个人电脑市场兴起以后,对王安实验室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去年在严峻的现实和强大的挑战面前,王安不得不开发自己的个人电脑。
但王安却又做出了致命的错误的战略决定:公司生产的pc机不与ibm和华信的pc机兼容。
他认为ibm思想保守、发展缓慢,而华信又是半路出家,之前从来都没有涉足过计算机领域,单独发展不与之相容的高价位的机器,是取而代之的最好策略。
更重要的是,从利润角度来看,王安认为:生产自己系列的个人电脑,似乎更有利,因为消费者一旦购买了你的硬件,就一定要买你的软件。
然而他没有看到,pc机和软件兼容性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