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眼前的僵局,亚力斯努力回忆起冒险者与约翰传承的经验教诲:要从环境与对手用力搜集各种情报,再从这些情报中提取可以突破的关键。
敌人的武器、装备、攻击模式、魔法、技能、甚至是性格、情绪、人际关系等,所有大大小小看似无用的部分,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为了获得更多情报,亚力斯一边四处移动闪避的同时,紧盯着魔熊不放,甚至暗中猜想,会不会与稍早之前哥布林的情况相同,可能误打误撞下获得“魔熊语”,就能够从敌人口中得到更多资讯。
不晓得是不是魔熊没有沟通互动的意愿,虽然没有如愿获得新语言,但是随着战斗进行,亚力斯还是发现自己渐渐可以读懂敌人的情绪。
战斗中的一举一动,似乎是快速了解对方的一种深入互动方式,只要彼此还没有被夺取性命或重伤的话。
分神的亚力斯,一时之间没有注意到地上的杂物,亚力斯一个脚步不稳,瞬间身体无可避免的晃浪了一下。
就在这一刻,亚力斯注意到魔熊脸上出现高兴期待的表情。
(恩?这是在期待什么?期待我自己跌倒吗?)
脑中灵光一闪!
亚力斯突然猜想到魔熊的想法。
魔熊并不知道战斗过程中亚力斯一直透过“魔力强夺”暗中从“收纳”空间取出的备用魔石来提取魔力,却不断像是廉价大甩卖的普通攻击一样对魔熊发射多种属性魔法。
按常理想,应该很快就要接近魔力枯竭了。
这样下去的结果,要不是亚力斯魔力提前耗尽失去远距离魔法攻击手段,不然就是直接倒下昏厥结束战斗,不管是哪一个都对魔熊有利。
亚力斯心想,何不就此将计就计,取消从魔石提取魔力,改从自己身上固有的魔力槽中放出最后三发火球术后刻意压低状态,佯装做魔力衰竭而晕倒在地。
“假死晕厥”这个动作虽然没有被这个世界的系统承认为一种技能,但亚力斯确实曾经跟着冒险者辛苦练习过一段时间。
人类本能要摔倒之际,会下意识用双手护住上半身与头部,来作出自我防御的姿态;但频死或晕倒之后,人会直接九十度倾倒,出现明显的失去意识的跌倒动作。
虽然压抑住身体本能的自我防卫会让跌倒在地的受伤变更严重,但透过反复练习可以让敌人看不出来,远看以为真的是晕眩或失去意识,这个技巧在冒险者过去的战斗经验中意外地实用,亚力斯也没想到这么快就在这天派上用场。
魔熊光靠气味之类的生物直觉,就能大约掌握亚力斯的目前魔力量,确实到了一个低点。
按理说刚刚发射出的魔法,应该远远已经超过极限才对。
果然通过乱无章法的胡乱攻击,这个小小的人类终于耗尽魔力倒下。
虽然近战很弱,身上也没多少肌肉可以食用,但是高魔力的生物对魔熊来说也是一顿美味的珍馐,可以补充刚刚战斗中的魔法消耗。
于是魔熊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靠近,准备将这个最后倒下的懂得魔法的人类之子一分为二,从头部开始咬碎吸取大脑精华。
正当魔熊靠近亚力斯身旁,准备要大口咬开亚力斯的头骨时,突然之间脚下失去重心,魔熊发现自己脚下方的地面不见了,连忙挣扎挥手想要稳住身体。
以魔熊为中心出现了一个直径两米、深度三米的巨大空洞,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让魔熊在即将享用大餐之前遭遇失足掉落的状况。
更糟糕的是,原以为已经魔力耗尽的人类小鬼,不知何时又站了起来,然后往惊慌毫无防备的魔熊脸上极近距离的来上一发特制“火球术”,不偏不倚在魔熊的口中爆炸开来。
◆
趴伏在地上装死的亚力斯,用魔力视从身体背后小心观察魔熊的一举一动。
如果魔熊没有选择靠近,而是远距离来上一发“火球”,那自己的身体毫无疑问会瞬间被烤成焦炭吧?
幸好亚力斯赌对了,比起焦炭,魔熊更喜欢把对战过的敌人尸体吃掉,所以会选择走近身旁直接开口撕咬,这里的猜测是亚力斯的胜利。
但是靠近以后该怎么办呢?
很快魔熊就来到身旁,眼看就用挥手或是低头撕咬把自己的身体撕裂,不阻止的话自己马上就要成为魔熊的点心!
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再度使用“收纳”技能将盾牌召唤出来覆盖后背,突然灵机一动~对啊“收纳”!
于是在极近距离,魔熊的脚下,以目前“收纳”技能的最大范围内,让魔熊脚下的土方一瞬间全部凭空消失。
看着魔熊因此失去重心惊慌张口大叫的样子真是太愉悦了,但战斗远远还没结束。
几乎不假思索的,在魔熊毫无防备的脸上,亚力斯如同平日训练多时的,来上一发短距离特制高爆“火球术”:刻意缩短飞行距离、压缩火球大小、减缓飞行速度,但是相对的大幅提升爆炸威力。
就这样几乎是轻轻推送进魔熊大开的口中,当魔熊惊讶闭上嘴时,正巧完美地在嘴里炸开花来!
魔熊的毛皮有抗魔效果,对于刀枪等物理抗性也相当优秀,但口腔内部的血肉之躯并没有这种效果。
在嘴里炸开的火球让魔熊耳朵、鼻子甚至眼角都渗出鲜血,整个下颚被炸烂开来,再也无法撕咬。
超乎想像的疼痛,让魔熊下意识用剩余的手摀住脸庞,想要伸手压住已经摇摇欲坠脱落的下颚来止血疗伤,整个身体深陷在亚力斯制作出的巨大坑洞中,一副中了人类卑鄙陷阱的可怜野兽模样。
受伤暴怒的魔兽可能会忽视自身的痛楚打出惊人的巨大伤害,冒险者过去的好心提醒此时在亚力斯脑中回荡。
依然没有时间欣赏自己的杰作,亚力斯必须确保魔熊无法轻易从坑洞中爬出来反击。
要让洞里的东西出不来,果然是要靠那个吧?亚力斯看着魔熊,接续使出下一招魔法:
“岩箭矢!”
之前的魔法实验中,亚力斯发现要是从空无一物的地方要完全由魔法生成物质如水或岩石,会需要耗费更多魔力;反之,如果事先在一旁准备一桶水来生成水弹、或是靠近地面处来使用岩箭矢,魔力消耗会显着减少许多。
当敌人被包围在土方环绕的坑洞环境内,产生岩箭矢所需要耗费的魔力更是大幅降低到原本的一半以下。
而且为了更好的达成战术目的,亚力斯在一边施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速度、长度、岩石形状、发射方向等等。
实际上根本不需要飞出,只要从坑洞壁内产生往下的倒刺就可以了,让魔熊想要爬出洞口时会自然被刺伤。
(习得新魔法“岩石突刺”)
调整后的岩石已经不是原本箭矢的模样,而是粗长的岩石圆锥体;也没有从土中飞出,而是保持与地面完整连结保持支撑。
将原本会飞出“岩箭矢”魔法魔改成这样,难怪会被这个世界判定为新魔法。
但此时恰好派上用场。
使用了三轮“岩石突刺”,原本只是坑洞的陷阱,现在成了像是剑山一样充满往内往下的岩石突刺。
确认魔熊无法轻易从坑洞中爬出后,亚力斯又在魔熊脸上补上一发“火球”,这下魔熊彻底不动了。
虽然外观上看上去相当凄惨,露出地面的部分皮开肉绽,但魔熊毕竟是天生的坦,皮厚肉实不是闹着玩的,即使通过这一连串操作,依然只是晕厥,通过鉴定得知,离真正丧命还有一段距离。
经过这一番狂轰猛炸,亚力斯身上的备用魔石只剩下最后三枚,加上自身的魔力,大约是十发魔法的量。
考虑到依据战况可能需要的加速“疾风劲走”或是隐身“不可视化”,已经不是可以大手大脚施放烟花的情况,必须节约使用。
趁着失去意识,就换刀刃来割喉放血,结束这场战斗,亚力斯是这样想的。
当亚力斯走上前去,还搞不清楚发生什么事,下意识用“收纳”放出巨盾挡住风来袭的方向,这个反射救了亚力斯一命。
一瞬间天地旋转,亚力斯的身体像是断线的风筝一样飞出二十米远,巨大厚实的盾牌被往内打凹成“ㄑ”字。
亚力斯掉落地面后足足翻滚了十几圈才停下来,胸前的疼痛像是每一根肋骨都已经折断了一样难以呼吸。
刚刚就在亚力斯靠近到魔熊手臂可以到达的范围内,魔熊挥手横打把亚力斯连同盾牌一起打飞。
幸运的是魔熊头部连续攻击后视力受到影响,所以选择不用瞄准的横向挥打而不是由上而下拍击,否则没有空间缓冲,亚力斯会直接变成地上的一坨烂泥。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与剧烈的疼痛,亚力斯能做的就是依靠意志力让自己千万不能晕死过去。
面对森林强者的愤怒一击,没有当场死亡真的只是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