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皇后声音都有点微颤,看着被楚杨攥住的纤纤玉手,她就不敢抬起头来,额前散落下来的几率长发更是将她的如花娇颜给遮挡了起来。
楚杨拉着她坐下后也没有太在意什么,只不过她刚才说丝毫没有在意那些人让他很高兴,再加上皇后的玉手光滑细腻,摸起来舒服的不得了。
听到皇后有些异样的声音后,与平时端庄沉静不同,楚杨心里就哆嗦了一下子,忙道:“怎么了”
“没什么。”皇后又低了低头,声音落在楚杨耳朵里,让他也难得体会一下什么叫做迷死人不偿命,于是他非但没有松开皇后的手,反而从原来的一只手握住她的一只小手到现在两只大手合力将她的小手包起来。
与此同时。他们两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坐在石床上的罗宫主眼帘动了几下。两人的声音自然完全落在了她耳中。
楚杨嘿嘿一笑,心中忽然想到外面的形势,不由有些黯然,原本还有些活泛的心思也淡了淡,摸着皇后的手,他道:“明天开始,一切都要以安全为重。”
他也怕自己真正遇敌的时候无暇顾及她。
换做他还没有在丹药的辅助下进入七重时,皇后还有可能胜过他,或者说不会败在他手里,而他进入到七重,与她境界几乎相当的时候,他的力量就已经超过了她。
如今,就需要他保护她。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不想再对不起她。
今天在干亲王府走了一遭,让他也明白了死皇帝与楚弘以及太后是如何的亏欠他们一家。
他代替了死皇帝,即使不代替,但是楚弘欠的东西他不能不还。
可是究竟要怎么还,拿感情是个问题。
皇后恩了一声,有些奇怪楚杨为什么会这么说。她觉得有罗宫主在,是没有什么危险地。
楚杨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太高估自己了,原本自认为很有效的底牌,在这里竟然觉得没有什么用了,连保护一个女人都觉得有些困难了。
“血影仙剑,乾坤剑典,摩天剑,骨藏,五行,五脏”想着他一身所学,有些迷茫,忽然脑子里一闪光,“还有金钟元神”
突然的灵光一闪让他有些惊讶,可是更惊讶的却是怎么也捕捉不到那点灵光了。
气得他顿时破口大骂:“草”
这一嗓子一出,把对面的皇后吓得身子一颤,连忙抬起头来焦急的道:“怎么了”
看着皇后着急的模样,楚杨又想哭又想笑,最后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一张脸成了苦瓜,道:“没什么。”
这时。
罗宫主道:“不要胡思乱想,有我们在难道还会让你们出了危险。何况,这一次我们也顾不了全局,全局是掌控在那些人的手里。魔灵仙门来了十位师祖,有他们在,顾全大局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魔灵仙门随时都会增派人手,大的时候,掌教门主会亲自前来。”
说完就沉默不语了。
楚杨吓了一跳,心说你怎么会知道我在想什么,还真是神奇。
不过她的话也让他有些心安,是啊,这一次万仙大会并非是一个人的事,在他的身后可是还有整个魔灵仙门,或者说,整个魔灵仙门会将他庇护在身后。
心安之后,忽然觉得有点荒唐。
当初因为江莫言与蓝剑客互相拼命而差点死掉,为了活命苟且之下拜了江莫言为师,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拜了这个师尊,让他觉得有些事情竟然已经有了能够让他掌握的趋势。
至于能不能掌控,就要看他自己的力量了。
如果他还只是南楚的一个皇帝,虽说在亿万子民心目中,这已经是天一样的存在,可是也只有他自己以及这些人才会明白,一个王朝的皇帝,而且还是南楚这样一个最小王朝的皇帝,与一个不会武力的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当然,他也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些仙门会容许六个大王朝,还有一些诸侯国的存在。
这些让他想不通,遂不再想。
山洞内。
江莫言跪在地上,竟然掩面哭泣。
而在他上方,石床上面坐着一位穿着黑袍的女人,女人三十几许的模样,单看外表的话与皇宫里的太后倒是有些相似,不过这也仅仅局限于面皮,那份修士独有的境界是无法比拟的,何况,这位可不是别人,是魔灵仙门三十六峰主之一的凝雨峰峰主。
一身修为早已进入了虚仙境。
“傻孩子,怎么不通知为师。”凝雨峰主开口道,看向江莫言的时候波兰平静的双眸里泛起了一些波动。
江莫言说的不错,凝雨峰主最宠爱的弟子就是他。
江莫言听了哭声更大了。
凝雨峰主又道:“为师早就告知过你,那份仙诀到底有没有还是一说,可是你却执意要去。好在只是丢了点修为,若是你死去了,你让为师如何作想”
江莫言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他道:“师尊,都是我不好。”
凝雨峰主叹了一口气,道:“知道错了就好。起来吧。”
江莫言擦了擦泪就站了起来,走到了凝雨峰主身边的时候,被凝雨峰主拉住了手,道:“坐在为师旁边。”
江莫言很听话的点点头,就坐了下来。
凝雨峰主看向他的时候的确有些宠爱,在他额头点了点,道:“总是变幻出这么一副模样。唉。”
看着江莫言俊美的不像话的脸,她摇了摇头。
江莫言忽然有些窘迫,脸上竟然红了起来,神态间竟然有些扭捏。
“好了,为师也不多说你,你喜欢变幻什么就变幻什么。”凝雨峰主说道。
江莫言咬咬嘴唇,道:“多谢师尊。”
凝雨峰主点点头,又道:“你收的弟子。”
“他也来了,与罗宫主还有他妻子在另一边。”江莫言赶紧接过话来说道。
“哦。”凝雨峰主看向江莫言的眼里忽然有些其他的意味。
江莫言赶紧低下头,道:“师尊,您别乱想。他是南楚这一代的皇帝。”
“皇帝,皇帝。”凝雨峰主点头,道:“南天门还有方寸宗各在霸占了两大王朝。让太封拜祭天罡正神,乌玄拜祭真灵大帝。倒是好算计。只不过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武力。你能收南楚如今的皇帝为徒,也是我们魔灵的一个契机。祖师紫荆魔尊在仙界里也能欣慰了。”
江莫言笑了,道:“那师尊就不责怪我收弟子了”
“自然,非但如此,为师还要禀明掌教师兄,记你一功。”
“那真好。”江莫言脸上好像开了花,他道:“我还想要一件宝衣,如果这次能有一件仙器级的宝衣,那我也就不会差点死掉了。”
凝雨峰主听了他的话,也是点点头,道:“虽然仙器在门中不多。为师手中的幻魔铠早就想交给你,可是你没有理过功劳,为师也不能擅自做主。这一次你能收了南楚皇帝为徒,让南楚举国拜祭我们祖师的时候,那就是一件无量之功。一件仙器应该不会遭到阻止。何况你此次也差一点身陨,多一件保命之物也是应当的。”
“谢谢师尊。”
正在与皇后交谈的楚杨身体忽然一阵,一道陌生的声音竟然突兀的钻进了他的脑袋里:
“楚杨,来这里。”
“陛下,怎么了”皇后连忙问道。
楚杨有些疑惑,不过这个时候熟悉的声音又钻进了脑袋,是江莫言的,“楚杨,来你师祖这边。记得别失了礼数。”
他忽然一震,道:“师祖他让我们过去。”
他还不知道他的师祖是女人,刚才的声音太仓促。
“我们一起过去。”楚杨拉起皇后的手就向那边走去。
按照声音的指向,楚杨走进了山洞里。
当看到端坐在上方黑袍女人时,他也是吃了一惊,但是更让他吃惊的是,他看向江莫言的时候竟然让他看不透了。
“修为恢复了”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三花聚顶
萧廷芝金丹大成集说:“问三花聚顶。答曰:神气精混而为一也。玄关一窍,乃神气精之穴也。”这里的“顶”有特指意义,它表示“天宫内院”。
所谓“天宫”指脑部,“内院”就是以印堂穴与百会学垂直线为中心点的脑部内空间。
“三花聚顶”是一种内丹功的上乘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炼养过程。
古代道教内丹家由于害怕泄漏天机,又担心大道失传,便以含蓄的符号象征方式来表达。
于是,有关“三花”的名称便有许多转换的形式。
从本质上看,“三花”的内在意义乃是“三阳”。
所谓“三阳”也就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阴阳中之阳。
“三阳”之说来自五行与天干的转换。
在中国古代,以“水”代表北方,于天干为壬癸,在人体则与肾脏相对应;
以“火”代表南方,于天干为丙丁,在人体则与心脏相对应;
以金代表西方,于天干为庚辛,在人体则与肺脏相对应。
肾主精,心主神、肺主气。
水在北方为阴方,所对应的天干壬癸,一阴一阳,壬为阳,癸为阴,所谓“阴中之阳”指的就是代表北方两个天干之中的“壬”;
火在南方为阳方,所对应的天干丙丁,也是一阴一阳,丙为阳而丁为阴,所谓“阳中之阳”指的是代表南方两个丙丁中的丙;
金在西方为阴方,所对应的肺脏吐故纳新,交接内外表里,故有阴阳转换之性,所谓“阴阳中之阳”指的是代表西方和肺脏的天干庚辛中的“庚”。
内丹学讲究“炼精化气”就是去肾水中的癸,而升壬;
“炼气化神”就是去肺金中的辛,而升庚;
“炼神返虚”,也就是去心火中的丁,而升丙。
其壬、庚、丙,象征精气神中的“三阳”,经过进火而升华,最后聚于泥丸宫,这就叫做“三花聚顶”。
顶者,鼎也。
革故鼎新,脱胎换骨,则成圣明境界,到了这样的境界,则骨体荣华焕发,光芒四射。
此时,精气神已从分的状态而回归于“合”的状态,恍若金花片片自现于空中,这是内功的美好结果,所以,“花”也就是“华”。
“三花聚顶”的景象
静坐到达精化为气的阶段。
奇经八脉的通畅情况,犹如以往所说,已一步步获得了实证。
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此时,唯一还有感觉的便是头脑的反应。
再渐渐的静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现象。
到此忽然会进入几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感觉如天窗的开启,如阳光的透射,豁然开朗而呈现无比的清凉之感。
犹如乘虚而下的一股清虚之气,下降而遍洒及于全身。
道家丹经所谓的“醍醐灌顶”,便是形容这种境界。
不过,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学理不明,观念不清,内心如果存有丝毫的幻想,或潜意识中存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可能便会心神出窍;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觉;便有许多类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现了。
对此种种境象,必须要一一扫除,不落筌蹄才为究竟。
五气朝元
内丹学术语。
“五气”指的是心、肝、肾、肺、脾这五脏之气。凡俗之人,五脏之气散居五行所属之位,未能形成统一的聚合能量。
道教内丹家为了超越此等局限,遂探索炼气法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体验,内丹家提出了“五气朝元”说。
早在汉代的周易参同契已经有关于“五气”的朦胧意识,该书言“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这虽然没有出现“五气”的概念,但却以五种颜色作为象征,以表明五行的关系。
在道教中,五色就是五行的代表,也是五脏的符号象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易参同契包含着五脏之气的认识,这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不过,在这部书中并没有明确的“五气朝元”说法;
直接使用这个概念的是钟吕传道集,该书有论朝元一节,提出了五脏之气随着阴阳的转换而有不同朝元方式的观点,以为日月运行之间,当一阳始生的时候,五脏之气乃朝于“中元”,所谓“中元”实际上就是以两乳之间为基准而切入的中丹田;
当一阴始生的时候,五脏之液朝于“下元”,所谓“下元”就是以肚脐以下一寸三分为基准的下丹田。
内丹家以神光察照,以水之壬气、火之丙气、金之庚气为帅导,三阳壬、丙、庚上朝于天宫脑门内院,于是心神也返于天宫,五气也就朝于上元。
关于“五气朝元”的问题,唐末五代以来,道门内丹家作了许多解释,从宋代的张伯端,到金元时期的邱处机、萧廷芝等都有论述,性命圭旨总结了前人的诸多论述,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五气朝元”的理论,该书还绘制了“五气朝元图”,便于人们明了其要领。
该书从生命发源的问题入手,首先指出了凡俗之人五常五行异地而五方异气的情形,进而说明了修行之人合炼五气使之朝元的可能与方法门径。
在性命圭旨的作者看来,人的五脏本来有青、赤、黄、白、黑五帝镇守,五帝则以天干、五行、数字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其功能。
青帝受甲乙木德之三气,赤帝受丙丁火德之二气,白帝受庚辛金德之四气,黑帝受壬癸水德之一气,黄帝受戊己土德之五气。
修炼之人,就是要促使分散气气汇通聚合,所谓“攒五簇四会三合二而归一”就是通过会聚而使朝元的过程。
金德之四气与水德之一气汇通而成五,木德之三气与火德之二气汇通亦成五,中央自有五气,“三五”相聚,四大安和,五气则朝元而聚于顶,体现了内丹修炼的一种高级境界。
“五气朝元”的景象
由于“三花聚顶”景象的呈现,或者在同一时间,或在稍息之后,忽然感觉呼吸之气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绵软,不藉后天的呼吸而温暖怡适,平时所谓的内呼吸丹田的呼吸这时也自然的停止了。
只是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偶然的需要极其轻微的呼吸一次。
此时有如在风和日丽的景象中,微风不动,水波不兴,身心内外,天地人物,无一而非安于“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无我身的存在,这些平时的感觉和思想,统统都自然地去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