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紫阳学宫

青尘直上
青尘直上
已完结 牛郎姗姗来迟

风雨楼,大昶江湖令人闻风丧胆的暗杀门派。

具体位置不详,传闻在那浙江布政司温州府辖区的甲午岛上。

外人若想登岛,需先闯过风高浪急的惊涛骇浪,待好不容易踏上岛屿,却只见荒烟蔓草、虫蛇肆虐,一片人迹罕至的萧瑟景象。

但只有江湖少数人得知,这甲午岛深处有一座地宫,但入口却是每日变化。

风雨楼的杀手,凭借岛上隐秘的阵法指引,方能寻得当日入口。更有秘闻,若深潜入暗无天日的海底,亦可觅得地宫暗道。

总之,外人想闯入风雨楼,难度堪比潜入燕京永安宫!

“风雨楼的内部,比朝廷锦衣卫还恐怖!”

程悠在马上娓娓道来,语气带着几分寒意,

“杀手自幼被精心挑选,断绝人情,日夜操练,宛如行尸走肉。女弟子及笄后,更要遭受壮汉轮番凌辱,摧毁身心。他们内部相互监视,毫无信任,连同门杀手都可能随时取你性命,防不胜防。”

三人三马,还额外雇了三匹骏马拉了三辆马车,都是那岭南药品,精雕,海鲜干货等本地特产。

运往江浙一带,利润翻倍。

柳青尘可不想浪费阮天星这种三品高手的护航。

他们聊起风雨楼,主要是因为阮天星说蛇王鼎在东方,而广东东方的江湖大派,有那福建武夷山紫阳学宫,当今儒道圣地,其实不算江湖门派,只是一股比较强的势力,修练方法也是与武夫截然不同。

另外就是位于浙江雁荡山的阴阳宗,程悠的老家,虽然阴阳宗近些年弟子行事也没什么道德可言,但他们只接悬赏,不会主动挑起江湖争端。

其次有杭州城的无忧镖局,大昶秦岭淮水以南的镖局,他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镖局以诚信为主,三大商帮还是他们的大客户,自然不会干出那种缺德事

当然还有东海天嵊岛的合欢宗,岛上以女弟子为主,醉心于男女双修和媚术的修炼,出手不至于那么狠辣。

显然最后只剩下风雨楼的嫌疑最大。

而且现在也有江湖传言,说是那一晚南洋金元号惨案的干劲利落狠辣的屠戮手法,行事风格和那风雨楼颇为相似。

但如果是风雨楼,问题是有点棘手的,首先这个门派神鬼莫测不说,几乎在江湖不露正脸。

其次,那地方根本进不去,相传那岛上的阵法,只有龙虎山的道士能破,但那帮牛鼻子老道,根本不想沾一身屎。

不过三人在阮天星的执拗坚持下,还是朝那风雨楼方向赶去。

连人带车行了月余,他们才接近武夷山,主要还是柳青尘拖慢了行程,一路卖货进货,马车就没空过,银子倒是多了不少。

有了阮天星的护航,路上山贼虽眼红那货物,却也不敢贸然下手。

有几波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贼,大概是被程悠的美色迷了眼,吃了熊心豹子胆来打劫,被柳青尘那青雷刃削了个七零八落,逃得快的哭爹喊娘,只恨爹娘当初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

程悠凝望情郎威风凛凛,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尽显侠骨柔情,教她心动不已,爱慕更深。

阮天星则毫不掩饰,满脸兴奋,拍手叫好,脆声喝彩:“好!青尘,再来一刀,砍得漂亮!”

这日,三人终于抵达武夷山脚下,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宛如书卷清风,令人心神一振。

柳青尘抬眼望去,山峦叠翠,云雾缭绕,料定那赫赫有名的紫阳学宫便坐落于山巅。

紫阳学宫能成为抗衡京城国子监的学宫,主要是前朝出了一位大儒名叫周熹,号亚圣,他开创儒家理学,参透天人至理,按当今评级,堪称超品儒士!

因此,大昶的官宦名流不惜千里迢迢,将子嗣送往紫阳学宫求学,久而久之,学宫声名远播,冠绝江南。

相传当年亚圣在武夷山讲学悟道、着书立说时,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面一人对月饮酒,出现一个妙龄女子,于是对饮相伴。

日久天长,两人过起了没羞没臊的恩爱生活。这女子名为丽娘,其实是狐狸修炼千年才得以化身。

在这千年狐妖的帮助下,周熹才得以参透存天理灭人欲的天道理学。

如今那紫阳学宫门前,还伫立着亚圣和狐妖的石像。

这一套,其实之前梁姝月师父跟柳青尘科普过,他现在还能感受到原主对那亚圣的崇拜之情,不过作为穿越过来的现代人,他嗤之以鼻。

这特么不就是自己世界程朱理学禁锢人性那一套,真是bullshit!

三人便在那山脚下的镇上歇脚,顺便补给一些行程用品,在酒楼用膳时,柳青尘功力进入六品后,进食不似之前那么夸张,但还是引来其他食客纷纷侧目。

这时候一个身着青蓝儒衫的年轻男人走过来,面白无须,朝着柳青尘作了一揖,“这位少侠,外面马车可是阁下的?”

“正是。”柳青尘回礼。

“阁下年少有为,看腰牌是粤商帮人士,可是从岭南而来?”这人谈吐温和,不自觉就散发几分亲和力。

“大哥谬赞了,小弟沿途做点小生意。”柳青尘十分谦虚。

“不错,不错,敢问阁下高姓大名?在下乃这紫阳学宫学生,姓虔名秉元,字秀蒙。”

柳青尘有点犯难了,说自己真名吧,自己已经被砍头了,不说真名吧,眼前这人貌似要结交自己。

“再下周伯通!字重阳。”还是撒了个慌。

虔秉元笑了笑,缓慢而带着力道,“精诚无间,则可孚人。”

柳青尘一瞬间惭愧无比,一种说真话的冲动无法压抑,做人就是要实诚……

柳青尘暗自催动那心法口诀,弹指之后,这种愧疚感也就慢慢消失了。

“抱歉,秀蒙兄,我叫柳青尘,暂无字。”

他其实大可不必吐出真言,只怕这儒生纠缠不休,一直扰人心神,就很烦。

东州的儒生,起初与柳青尘前世认知的读书人并无二致,读书习文,待功成名就后入仕为官。

然而自武林势力兴起之后,有大儒偶然发现,若在扎实的内功根基之上诵读圣贤之言,竟能触类旁通,促进功法精进。

此后历经数代名儒改炼,将吐纳、悟道、禅理暗暗编织进诗书章句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属于儒门的修行法门。

大约在亚圣之前的一两百年,儒修之风达到巅峰,成了儒士的必备技能。

至亚圣时,更将心法与圣贤经卷浑然合一。弟子入门,不必另行习武,只需读书、练字、修心,便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品级。

但品阶提升并非堆砌文章、升迁做官那般简单。

品级越高,越需淬炼心性,还需实现其毕生之信仰。

如一大儒以“正本清源”为己任,他须在驱散一方积弊、重塑纲纪之时,才有步入高品的机缘。

最低的九品儒生原意是擅长辩论,主打一个声势压制,可最后却成了吵架必赢的技能;约莫一句势大力沉的“操你娘”,也能让市井之徒汗流浃背,愧对列祖列宗。

八品则摆脱了这种低级趣味,开始用言辞扰人心神,眼前的虔秉元大概如此。

“哈哈哈,情有可原,你应该有不得已的苦衷。”虔秉元大方一笑,不做计较。

你知道情有可原还让我说真话,讨厌的狗儒士,柳青尘心里暗骂了一句。

“我看你马车上有药品味道,是否有那岭南的铁皮石斛,我想买一点。”

柳青尘点了点头,“有的,你要多少?”

“十斤。”

“500文一两,十斤就是50两白银。”柳青尘想都没想,还好大昶国用的十进制,就是方便。

“商人重……”

柳青尘没等他把那“信”字说完,立马抢先道,

“得得得,大哥,交个朋友,30两,不能再少了,从岭南运过来,一路盗贼横行,也不容易……”

虔秉元点头笑了笑,从胸前拿出三张十两银票。

随后柳青尘挑了一些上等品质的铁皮石斛给这儒士,“秀蒙兄,这可都是上品,我这趟没赚你钱,权当结交了啊。”

虔秉元上前闻了闻,确实是那上品药材,之前从山脚下药铺零散买,也要400多文一两,不禁对这少年敬佩起来。

自古真情暖人心!

他本想再还10两银票过去,但看这少年气宇不凡,两位美女更是国色天香,便有心结交。

“少侠,好意心领了,愚兄老家在杭州,你若有空去那边,去虔府报我名字便是。”

柳青尘大喜,行走江湖,朋友是不怕多的。这儒士对自己好感度飙到了30+,是值得深交的。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