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四国联军攻大理

对于舛锋使者的明言劝说,周浩表现的不可置否,态度异常平静,仿佛丝毫没有把所谓的四国联军,放在眼里一般。

舛锋使者见到周浩是这个态度,不由得无奈的叹息起来。

于是,他忍不住将残酷的现实,更加直观的说了出来,一点没有给周浩留面子的意思。

“周小友,你应该知道,风云阁是一个中立组织,虽然我们现在,正担任着大理的十二部官员,可那是因为你是风云阁的核心成员,我们遵从的是风云阁中的规定,这才会帮你监察你的国家!”

“我们严格来说,其实已经算是违反了风云阁的规定了!若是大理国真的被四国联军入侵,那么我们风云阁的人,是不能帮助你抵御外敌的,因为我们要保持绝对的中立立场!”

综武大陆三大超级势力,一直都是绝对的中立。

像大理现在面对的危局,风云阁的强者,是无法帮助到周浩的。

给钱都不行,毕竟他们不是雇佣兵!

“当然,这一点我很清楚!我叫你们来,并不是需要你们去战斗,放心吧!”

听到舛锋使者这么说,周浩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口询问道。

“前辈,这个所谓的四国联军什么的风云阁有收集到他们,详细的部署和相关的情报吗?”

尽管,对于所谓的四国联军,周浩的心里,十分的不屑。

可这毕竟是大理政权,更迭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危机。

他可以在战略上藐视对手,但是在战术决策层面上,他要做到百分百的碾压敌人,并以强大的武力,震慑一切宵小之辈!

舛锋使者闻言,为了让周浩彻底死心,当即便将自己知道的。

关于四国联军的所有情报全部说了出来,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

那就是,大理国现在表面看以一切风平良静,实则暗地里正波涛汹涌,各方都在暗中谋划着什么,意图发动雷霆一击,覆灭大理的周浩新政!

“关于四国联军方面的情报,老夫特地收集了,风云阁各地分部的信息并进行了整理,本来准备过几天,以书面形式递交给大理的三司,既然现在你主动问起来了,那老夫就口述的说给你听吧!”

首先,联军中第一只军队,是由南部海域的海盗,以及倭国的流浪倭寇武者们,所组成的一只混编部队!

以前,大理段氏还在统治着大理国的时候,山州南部的港口城市,就经常被海盗和倭寇袭扰!

“不久前,这群海盗在听说了段氏覆灭,大理的强者损失殆尽,新登基的皇帝又是个年轻人后,他们便有意的联合了起来,意图突破山州南部的港口城市,侵略进入大理的境内劫掠一番,恰好那个时候,大理的文官集团全部强制下野了。”

“于是,这群大理的文官与地方豪强,便干脆暗中联系了海盗和倭寇联军,帮助他们登陆大理!根据情报显示,预计在二十天后,这群海盗就会在山州本地豪强的指引下,正式登陆南部的港口,进入

进行劫掠,他们的人数估摸着在万人左右。

“其中的最强者,不会强过秘藏境,以前的山州南部,常年有一位大理段氏的天罡境强者坐镇,有效的威慑了倭寇和海盗们,不敢过于放肆,现在随着段氏的覆灭,以及地方豪强的主动带路,海盗们

来了,超过万人的规模!”

“其次,联军中第二路的军队,是与大理南州接壤的吐蕃国大军!你之前不是悍然的打死了,他们国家三位明王和国师鸠摩智吗?这次吐蕃国就主动响应了宋朝的号召,共同讨伐大理!”

“吐蕃预计将会出兵三万,由数位秘藏境强者坐镇军中,紧随着军队之后的辎重兵和民夫,足有十几万人,并且随时可以转变成士兵,算是一只很强大的军队了,仅次于宋朝大军!”

“以吐蕃国这次出动军队和强者数量,哪怕是大理段氏还在的时候,想要抵抗都有些费劲,更别说是现在,大理国处于内忧外患,强者消耗殆尽的情况下了!”

“联军中的第三路大军,是西夏国的一只偏师!根据情报显示,这只西夏军的人数并不多,不会超过五千人,也没有携带民夫和辎重,他们全员都由精锐的骑兵组成,甚至可能都是武者和野战老兵!”

“这只西夏军队,准备越过宋朝的益州边界,配合吐蕃的军队,来大理国打草谷,随军的强者中肯定有秘藏境武者,而且可能不止一位!”

“他们来去如风,侵略如火,机动性很强,综合素质极强,是一支很强部队!”

“想要对付这只军队,除非是一位半步通窍境以上修为的强者坐镇边境,否则大理很难对抗!”

“最后一路大军,也是对大理国威胁最大,规模最大,强者数量最多的军队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大军!”

“军队的人数预计在五万人以上,有可能会有十万!算上预备兵,辎重兵,辅兵和民夫等等,足有十五万左右!”

“军中的强者就不说了,少林派的数位通窍境,这次是明确加盟了宋军,使得对方的威势暴增!两方相加的结果,让天下各方势力都不太看好你,说真的,哪怕是风云阁的高层,对这件事最终结果的推测,你是不容乐观的,认为你会输掉!”

听完了舛锋使者,对四国联军情报的详细介绍后,周浩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说真的,他没想到大宋的文官集团,为了对付自己推行的新政,竟然会下这么大的功夫和血本!

为何周浩会这么想?

因为,他从四国联军的情报中,分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信息!

比如,大理山州南部的海盗和倭寇军队。

这群人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应该和大理本土的文官有关,是这群人拉拢来的武装力量!

但是,吐蕃国的正规大军,以及西夏国的武者骑兵。

这两国出动的大军,绝对不可能是大理的文官们,能够拉拢来的。

不是周浩看不起,大理的文官集团,而是大理国就这么大点的体量,内部的文官集团。

根本就接触不到,另外两个国家的核心高层,更影响不了对方的决策!

如果看来,这两国出动的大军,必然是宋朝的文官集团,牵线搭桥弄来的!

甚至,为了让吐蕃和西夏出动这等规模的大军,宋朝的文官集团,付出的代价,绝对低不到哪去。

好家伙!

周浩依稀记得,不论是历史上的哲宗朝,还是武侠世界里的哲宗朝。

赵煦此时,应该都在狠揍西夏,压制吐蕃吧?

别看北宋的哲宗朝,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

但这个时期的北宋,每时每刻都在打仗,一点没消停,刚猛的有点离谱了。

哲宗赵煦,也是赵家皇帝里的奇葩一枚,身体是个病秧子,武德却极其的充沛!

结果现在,因为自己的事儿,难不成宋朝的文官集团,私下里和西夏又议和了吗?

要不然,西夏正和宋朝的西军在鏖战,他们从哪里抽调来的,一只武者组成的机动骑兵部队?

对于宋朝的文官集团,会不会在私下里,背着哲宗赵煦,卖国求和之类的事,周浩心里,是深信不疑的!

不想问,问就是他们做的!

北宋的这帮蠢狗,为了自家的利益,别说是卖国了,卖儿卖女他们都干的出来!

君不见靖康之难,大宋文官们的下限,低到了何种地步?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北宋文官集团,为了送走金人。

那是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北宋有名的文官,不惜亲自下场,带人抓捕汴京里的良家女子,亲自送到金营和金人手里!

结果最后,因为民间女子的数量不够,或者说金人在狮子大开口,当场索要宋朝的妃子,甚至是皇帝本人!

而我大宋朝的文官们,竞然屁话都不敢说,转头就开始卖起了宗室的公主!

比如,史料中,北宋以帝姬、王妃一人,准一千金锭;

宗姬一人,准五百金锭;

族姬一人,准二百金锭等等,将这群皇家血统的贵女们,亲手送进了金营!

可以说,大宋文人的所作所为,把整个儒家的道德底线,一下子拉低到了历史的新低度!

而现在,也是一样!

宋朝的文官集团,为了对付周浩的新政,不惜直接卖了哲宗赵煦,毫无顾忌的背叛了前线正与西夏军奋战的西军将士们,私下里与西夏议和了!

对于这波匪夷所思的操作,周浩只能单手给宋朝的文人们,扣个六!

看到宋朝文人,欺上瞒下,卖国求荣的各种骚操作,周浩更加坚定了要把这个培养文人的制度,彻底推翻毁灭!

要不然,他建立起一个国家,最后却培养出了一群,只会压榨欺压底层的平民,打压武者武人,为了利益欺瞒皇帝的文人出来。

那他图个什么呢?

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当然,对宋朝文人的嘲讽归嘲讽,不屑归不屑。

周浩最后还是要用武力,镇压住四国联军的!

对此,坐在皇位台阶下的周浩,不由得叹了口气,语气中带了一抹意味不明的怅然。

舛锋使者见状,还以为周浩是在担忧恐慌的叹气。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