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宋武人的地位

于是,一位少林派的灵字辈高僧,拥有通窍境初期修为的灵慧大师。

带着一股磅礴的武道气势,看似缓步实则快速的前往了林泉关下。

并准备利用通窍境强者特有的威势,逼迫城关内的守军投降。

林泉关的大理守将,感受到了一位通窍境强者的靠近后。

目光不由得变得极度惊惧起来,随后他用眼角的余光,看向了身边的蒙面银发美妇人练霓裳。

说真的,若是没有周浩的妃子练霓裳,亲自坐镇于城关。

这座城关的大理守军,可能早就开城投降,或者干脆弃关而逃了。

不是他们不尽忠职守,实在是普通的军队,面对通窍境强者时,没什么抵抗力。

与此同时,宋军营赛中心的位置,一座巨大的营帐,率先被支了起来。

营帐内,众多宋军的高层,也就是这只宋军的实际指挥层,纷纷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入列。

坐在营帐主位的,是宋朝传统派文人领袖韩琦的长子,韩忠彦。

历史上,韩琦、韩忠彦父子,并列昭勋阁功臣,一度引为美谈。

而在这个综武大陆中,韩忠彦的父亲韩琦,作为天下文人的领袖,乃是士绅所望之人。

同时,韩琦还是宋朝传统士人制度的坚定支持者,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魁首。

使得韩家在宋朝的士林中,威望达到了无人能比的地步。

因此,韩忠彦作为韩琦的长子,自然就继承了这份人望和政治资源。

哪怕现在的他在宋朝内的职位并不高,可他的地位却非常的不一般。

这一点,从韩忠彦能够毫无争议的,成为这次南下大理的大军指挥官。

全面代表宋朝的文人阶级,和天下的士绅豪强阶级,对抗大理的周浩,就能看出一二。

而在韩忠彦下首的左右两边,各坐着这次宋朝大军中的两位监军。

分别是司马光的长子司马童,与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

司马光和欧阳修,同样作为宋朝传统文人的领袖级人物,威望只比韩琦弱一筹。

尽管现如今的宋朝,哲宗亲政,力挺变法,提拔了一大批新臣干将。

可宋朝的传统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

大宋不是大理,赵煦也不是周浩,宋朝变法想要成功施行,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因为,宋朝如今最具有权势的,依旧是传统的守旧派文人,也就是以韩琦,司马光和欧阳修为首的这群科举官僚。

此次入侵大理,宋朝的三位文人领袖,全都派来了他们各自的长子,担任大军的指挥。

不仅聚集了宋朝士林的声望,还代表了宋朝豪绅的利益。

由此可见,传统的守旧派文人,对这次入侵大理有多么的重视了。

因此,韩忠彦三人,就是这只宋军真正意义上的指挥者,全部是清一色的科举文人出身。

而在韩忠彦三人下方坐着的,并不是宋朝西南地区的诸多将领,而是少林派的几位通窍境高僧。

这次少林派,为了对付周浩,一共主动出关了六位灵字辈的高僧。

其中,通窍境初期三人,通窍境中期两人,还有一位通窍境后期的强者,也就是玄灭和玄慈的师尊。

原本,在少林派高层的想法中,是让这群通窍境的强者,以最快的速度突袭大理的周浩,施行斩首行动,为玄慈等人报仇。

不过最后,因为宋朝的传统守旧派官员文彦博,亲自拜访了少林,并给子了少林派,很多的承诺和利益。

于是,宋朝的科举士大夫阶级,和武林魁首的少林派,正式达成了战略联盟。

而少林派出关的那六位通窍境强者,也因此被拖延了脚步,无法施行斩首行动,只能跟随大军一起进攻大理。

如今,营帐里落座的,除了一群宋朝的文人和少林派的高僧外。

此刻只有宋朝西南地区的三位正将,勉强有资格,坐在营帐的末席旁听,至于其他的宋朝将领,都是没有资格进入,这座营帐里的。

从这里便能看出,宋朝的武将,地位到底有多低了!

宋军的中心营帐内,在派出了少林派的灵慧大师,前往大理的关卡,进行武力劝降后。

营帐内,则是提前摆起了庆功酒宴,处于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不止如此,宋朝的文人们,随军带着的大群歌姬和舞姬,正在此时的军事营帐内翩翩起舞,勾动着在场众人的心神,看起来没有一丝大战在即的紧迫感。

坐在首位的韩忠彦,更是端起了酒樽,侃侃而谈了起来。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这次入侵大理的强烈自信,以及一股志在必得的气势。

“诸君,等灵慧大师劝降了林泉关的守军,我等便能打破大理国的防线,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围攻大理国都羊城,逼迫周浩退位让贤,彻底推翻他的新政,扬我大宋国威!”

随着韩忠彦话毕,营帐内的众多随军文人,顿时响起了一片拍马屁的恭维之声。

听得少林派的通窍境后期强者灵真大师,眉头紧蹙起来。

“大理?区区一个撮尔小国,如何能够挡得住我大宋的天军之威?”

“在下看来,其实根本不用诸位少林的大师出手,敌军只要看到我军的阵容,自然就会俯首投降,不费吹灰之力的挺进羊城!”

“那周浩小儿,尽敢推行什么新政?简直是不自量力至极!此次有少林派的诸位大师助阵,再有我大宋的数十万精锐出动,别说是一个小小的大理国,就是西夏吐蕃,北辽金元,都能弹指间覆灭!”

就在宋军营帐内,响起一片吹嘘之声的时候。

突然一股可怕至极的武道气息,从数十里外猛然升起。

接着,代表着灵慧大师的武道气息,开始快速的消散。

最后只剩下了那道,陌生强者的武道气息,还停留在大理城关的附近。

哪来的通窍境强者?

不,还不是普通的通窍境,而是一位通窍境中期的强者。

周浩,他来了?

宋军营帐里的少林派高僧们,纷纷目露惊色的站起身来。

他们已经有了一股强烈的不好预感,那就是灵慧大师,很可能是凶多吉少了!

宋朝提供的情报错误!

周浩,他根本不在羊城,他早就来到了大理的边境!

想到这里,灵真大师等少林派的高僧,正准备向还在喝酒,欣赏美姬歌舞的韩忠彦等人,说明情况的时候。

帐外,突然传来了一道传令兵的急报声。

报!紧急军情!“

声音响起,中军营帐里的欢乐气氛,顿时一怔。

韩忠彦的眉头轻皱,显然有些恼火被帐外的贼配军,打断了良好的兴致。

于是,坐在高位上的监军司马童,立刻便对角落里的三位宋朝将领,使了个严厉的眼色。

让他们赶紧出去,处理好这件事,别再打扰了他们的雅兴。

帐内未席的一位宋朝将领见状,连忙起身离开了席位。

神情略显紧张的跑出了营帐,生怕惹怒了这群自视甚高的文人。

另一边的欧阳发见此情形,为了续上刚刚的气氛。

于是,他当即起身吟诗一首,展现出了不俗的文学功底。

同时,引起了满堂的喝彩,将这场宴会的氛围,再度推上了顶峰。

中军营帐里的歌姬和舞姬们见状,纷纷巧笑嫣然的,继续舞动着曼妙的身姿。

尽量不让宴会的气氛冷下去,表现出了极为专业的素养。

就在这时,之前跑出去的那名宋朝将领,脸色难看的又走了进来。

他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大步的向着营帐中心走去。

并且将还在翩翩起舞的众多舞姬们,纷纷挤开,似乎是想要上前去汇报军情。

这时,察觉到了这一幕的韩忠彦,当场勃然大怒。

他将手里的酒樽,狠狠的砸了下去,指着意图上前的宋朝将领,毫不留情的怒骂道

“贼配军!你好大的胆子,尽敢扰乱我的宴会!来人,将这个不知尊卑的贼配军拉下去,斩了!”

随着韩忠彦的愤怒咆哮声,营帐内直接陷入了冷寂之中。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