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殿中议事

苏檀儿脸更红了,根本不敢看陈曦的脸,低着头生疏地帮他脱着衣服。

陈曦的问题放在古代问一个女子,那是相当的唐突,可作为婢女苏檀儿又不能不回答主子的问题,她只能吃吃地说道:“没……没有。”

陈曦笑道:“你很美。”

苏檀儿手一抖,眼神慌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小脸红得滴血,心中如小鹿乱撞。

但她一点也排斥陈曦的话,甚至还觉得很是欢喜。

陈曦自然是不期待苏檀儿能回应他的赞美,他继续说道:“之前我跟晋王的谈话你也听到了,我是打算让你帮我经营铺子的,虽然做的是女子的生意,但以你的容貌必然会引起很多男子的惦记,如此你可愿意呢?”

苏檀儿抬头看向陈曦认真道:“奴婢自然是愿意的,且不说郎君让奴婢干什么奴婢就应该干什么,奴婢自身也很喜欢经商的,奴婢愿意为郎君分忧,只是郎君,你不能护着奴婢吗?”

陈曦当然能,找李治参股不就是为了避免一些乱七八糟的麻烦么,而且自家的香水铺他肯定也是要安排侍卫保护的。

但话不就是往最坏的结果去说吗,也是想要看看苏檀儿的想法。

陈曦摇摇头道:“我只是个小小的校书郎,并没有“多大能耐能护你周全。”

苏檀儿咬咬牙道:“奴婢不怕,奴婢生是郎君的人,死是郎君的鬼,若是没了清白,奴婢就自行了断好了。”

陈曦一愣,随后明白他还是小瞧了古代礼法对人的影响了,在苏檀儿心里,无论她以前是什么身份,但只要她现在心甘情愿地认他为主,那么哪怕她还没有爱上他,但只要让她献身,她也不会犹豫,因为在古人看来,这种事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陈曦很看重苏檀儿,不仅是因为她漂亮,他也欣赏她的才能,所以就算要吃了她,也要让她真的心甘情愿才行,而不是用主子的身份命令她这么做。

待苏檀儿帮陈曦穿上朝服,帮他抚平衣襟的时候,陈曦握住了她的小手,笑着说道:“那为了保护好对我忠心耿耿爱的小婢女,我无论如何也得像圣人求着一副字迹,再不济也要求的皇后殿下的字迹,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敢窥视你了。”

苏檀儿本能的想要抽出小手,但那挣扎的力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她也瞬间不挣扎了,脸红红地蚊吟般的嗯了一声,就这么站在那儿任由陈曦握着。

对于现代人来说,古代女子真的很好追,有钱有地位、有才又有容貌的话,只要随便说个两句甜言蜜语,那些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没有看过各种偶像剧熟知男人套路的、没有被互联网轰炸过的小娘子们分分钟就沦陷了。

不过陈曦并没有趁热打铁去攻略苏檀儿,长安城很大,他今天到处奔波天色已经不早了,再不出门,一旦宵禁的话他就进不来宫了。

于是陈曦捏了捏苏檀儿的小手说道:“今日我入宫去找圣人提议让令尊前往高昌之事,虽然此事辛苦,但总比流放要好。若是做成了,说不定以后令尊日子还能过得更好呢。很快宵禁了,入宫后我便不回来了,檀儿,你就乖乖地在家等我的好消息吧。”

苏檀儿被陈曦捏着小手,也不忘屈膝道谢道:“奴婢多谢郎君费心了,奴婢会待在家里等着郎君归家。此事就算不成,奴婢也会一辈子感激郎君的。”

陈曦点点头,这才放开了苏檀儿快步向外走去,接着又回头说道:“对了,你今日就睡我房中吧,明日再给你安排房间。”

苏檀儿连脖子都红透了,低着头无比羞涩地“嗯”了一声。睡男子的床,就等于男子上床了,还是黄花大闺女的苏檀儿自然是羞得不行。

陈曦没有再理会苏檀儿,离开陈府坐着马车入宫了,路过李府时,李治已经在坐在马车里等着他了。

两人一同入宫后随便找了个宦官问清楚李世民在何处后,就直奔甘露殿而去。

到了偏殿书房外,两人还没进去就听到了里面的吵闹声,等陈曦进去一看,好家伙,他还以为他进了工地呢。

只见一个个文武大臣们随意地席地而坐,每个人手里都端着碗,简直比菜市场要热闹,说话的人嘴里口水肉末横飞,没说话的大口大口扒着饭菜,只有极个别的文官吃饭的样子才稍稍斯文一些。

而李世民坐在书案后,慢条斯理地用着膳,笑眯眯地看着下面的官员吵闹。

众人看到陈曦和李治后,只安静下来了一瞬间,立马激烈地议论了起来。

陈曦分辨了一会儿才知道他们是在讨论出兵突厥的事情,举国之战可是天大的事,要讨论的细节太多了,也不知道李世民和这些大臣们像这样讨论过多少次了。

李世民看到两人后,笑着对他们招了招手,陈曦赶紧跟着李治从左边文臣的身后绕过,他们可不敢走中间打扰了两边的论。

两人走到李世民面前还没来得及行礼,李世民就摆摆手道:“免了,雉奴你们俩此时进宫可是有事要与朕说?”

陈曦不等李治开口就抢先说道:“回阿耶,儿来之前正在跟晋王讨论治理地方之事。晋王偶然间提到,几月之前有一苏州布商因为今年蚕丝减产,导致今年上贡的丝绸不够数目,结果被抓进了大牢。晋王仁善,觉得这个商人可怜,毕竟他犯下的事也不是有意之。”

李世民听罢后,先是对着李治点点头道:“雉奴,仁慈是好事,以后你治理地“方时必能受到百姓爱戴。”

夸完李治之后,李世民的脸立马就变得严肃,再次说道:“可仁慈也要分事,那皇商固然有理由,但没有按计划缴纳贡品就是错了。若是免了那皇商的过错,以后他人都效仿之,朝廷该如何?宫中的用度又从何而来?倘若天下都效仿之,那朝廷的税收该如何,这天下还治不治了?”

李治表面上唯唯诺诺,心里却在吐槽陈曦,他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了,陈曦这家伙拉他入宫不会就是为了坑他的吧?

这家伙可是有前科的,他屁股现在都还没好呢。

不过李治并没有反驳陈曦的话,他要是拆穿了陈曦,陈曦就是欺君了,这种事善良的李治是做不出来的。

李治只能顺着陈曦的话说道:“儿其实也知道对那皇商的处理是对的,儿跟陈曦提及此时只是感叹那些商人不容易,丝绸的产量太容易受天时地利的影响,动不动就减产,如此一来不仅家中破产,家人也免不了受到责罚。”

李世民却不以为意道:“朝廷每年以高于市价双倍的价格收购那些商人手中的丝绸,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也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李治没有再回答李世民而是看向了陈曦,两人本就是临时起意要来面见李世民的,他心中可没有那么多对策去回应李世民的话,他甚至对这事都不甚了解。

陈曦收到李治的求助后立马说道:“阿耶,儿认为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原因,还是因为可以用于制成衣物的材料太少,除了丝绸就只有麻布。而蚕是活物,蚕丝的产量极不稳定,蚕丝一少,丝绸必少,丝绸一少,宫中就会缺衣。所以朝廷才必须严惩那些皇商以保证宫中用度。”

李世民点点头,觉得陈曦分析得很不错,他颇为欣赏地看着他,眼神鼓励着他继续说下去。

他明白两人今日来找他提及此事,一定是有什么建议的。

陈曦赶紧把棉花的事又跟李世民说了一遍,之后还说这是他从梵文的经书上面看到的,书上说天竺就是用此物制成衣服的。

陈曦还告诉李世民,极易种植又产量极高的棉花一旦朝廷决定大面积种植,那么以后百姓也将因此获利,冬日将会少了很多被冻死之人。

李世民听了陈曦的话,也觉得木棉此物极好,很是心动。

不过旁边一直关注着三人谈话的房玄龄却在此时插嘴道:“校书郎,老夫倒是有一事不解,既然你口中的木棉如此之好,那为何天竺却没有推广开来呢?老夫可从未在京中看到过穿着你口中所谓棉衣的胡人。”

这个问题陈曦倒是早有准备,立马就回答道:“回梁国公,因为木棉想要普及就需要极多的土地,且要让农民不去种植粮食而去种这种不能吃的庄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朝廷强制下令。让一部分人去种植木棉。”

此时几人的对话已经引起不少人关注了,陈曦才说完,长孙无忌就说道:“校书郎,你可知我大唐连粮食都不够吃,又怎可能让农民在土地上种你所谓的木棉,你就不担心有大量百姓会因此饿死吗?民以食为天,你可知如果朝廷下令让农民去种植木棉,等于是在逼他们造反?”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