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这就是现实

再考虑到企业的重复和并购对于美国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些企业为了避税,闲着没事就充足一下,那么如果这么一条这对企业重组和并购的措施出来了,对于股市的冲击已经可想而知:再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利空消息了。

“我明白了,”黄奕华微微颔首,低声道:“大概要多久?”

“不会超过半个月,”霍华德·贝克说道:“总统阁下很着急。”

很着急?

也是,没看到联邦统计局的报告也就罢了,虽然知道美国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可心里难免会有一种侥幸心理。

可当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出来之后,最后的侥幸也随之烟消云散: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虽说李根的这第二届任期只有一年多一点了,似乎可以这么拖下去,但实际上不行,在其位谋其政,只要李根还在美国总统的位子上坐着,他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这桩麻烦,想要用“拖”字诀拖到自己退休之后让下一任来处理是肯定行不通的!

美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如果你想要在这件事上偷懒,后面有无数人会拿鞭子抽着你干事。

“半个月么?”黄奕华微微颔首:“我知道了……还有什么?”

“暂时没有了,有新的情况我会随时通知你,”霍华德·贝克低声道:“哦,还有一件事,我可能用不了多久要离职了。”对于霍华德·贝克透露出来的这个消息,黄奕华并没有感到意外,“伊朗门事件”不但让李根总统狼狈不堪,身为李根总统身边亲信的霍华德·贝克,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李根夫妇小多少,虽然“伊朗门事件”跟他没有关系,当时他还只是个参议员,可没办法,谁让他是白宫幕僚长呢?

不过黄奕华记得,他是到1988年才辞职的。

对于解聘或者主动离职如同家常便饭的白宫办公厅主任们来说,受不了工作压力而辞职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对于这位前参议员、调查过水门事件、先后在参议员担任过少数派领袖和多数派领袖的美国著名政客来说,黄奕华不担心他离开白宫之后无处可去,也知道这家伙不缺钱,但他还是客气的问了一句:“好的,您考虑好去处了吗?”

“暂时还没考虑,”霍华德·贝克说道:“不过我想先休息一段时间……或许回大学里去教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和“华夏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一样,霍华德·贝克人家也是大学教授呢,不想玩政治了,人家就回大学教书,美滋滋。

“好的,”黄奕华客气的道:“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快开口……嗯,我这边需要一个国家政策顾问,兼职性质的,我可以给您开到30万美元的年薪,不知道您是否感兴趣?”

什么叫兼职的国家政策顾问?

说白了就就是黄奕华看上了霍华德·贝克在美国政坛丰厚的资历和人脉,甚至有人认为,如果霍华德·贝克不接受李根总统的邀请出任白宫办公厅主任,用不了十年,他将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党的党鞭。

什么是党鞭?

如果把整个党派比作羊群的话,那么党鞭毫无疑问是拿着鞭子将羊群向同一方向驱赶的牧羊人。

在党派活动中,由于议员们主要对选区的选民负责,投票结果可能未必和本党的意见一致,党鞭的作用在于说服议员们赞成提案的通过或者阻挠它,以确保本党党员投票意见一致。

至于党鞭在美国政坛的地位,这么说吧,在多数党中,党鞭是党内仅次于党魁的二把手,党鞭的权利和影响力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如果有哪位议员不服从党内的抉择,党鞭甚至有要求本党派不再向该议员提供支持的权利。

所以党鞭虽然主要从事幕后工作,但它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著名的美剧《纸牌屋》中,担任党鞭的弗朗西斯就是凭借着自己身为党鞭的天独厚的优势,不经过选举就从党鞭变成副总统,最后一跃登上总统宝座——从这一点,就能想象的到霍华德·贝克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他可是很有机会成为共和党党鞭的人啊。

而一旦霍华德·贝克成为了黄奕华的政治顾问,也就意味着霍华德·贝克的政治能量和政治人脉关系尽可以为黄奕华所用,对于政治能量这东西,那是越多越好。

此前霍华德·贝克是李根的幕僚长,黄奕华自然不能挖人,但现在么……此时不挖更待何时?

一个兼职的国家政策顾问?

30万美元的年薪?

黄奕华的开价让霍华德·贝克有些吃惊。

他当然知道黄奕华看上了自己的什么、又为什么给自己开如此之高的“顾问费”,但是,这可是30万美元啊,不管是在1987年的今天,还是三十年后的2017年,30万美元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需要考虑一下。”一阵不算长的沉默之后,霍华德·贝克对黄奕华说道。

作为总统幕僚长的他对黄奕华的了解更甚于别人,让霍华德·贝克不得不对黄奕华伸出的橄榄枝格外重视。

如同商人愿意接近政客一般,没有哪个政客会拒绝一个富豪递出的橄榄枝。

商人愿意接近政客,是因为可以通过政客,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而政客愿意接近富豪,则是希望得到富豪的支持,让他们能走的更远。

这其实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共性,这也是资本为什么能够影响和控制美国的国家走向的原因。

“当然。”黄奕华微笑着点头。

“……”史蒂夫·科恩微张着嘴,心中已然掀起了万丈波澜:boss居然邀请霍华德·贝克先生担任他的顾问,而霍华德·贝克先生居然没有一口拒绝?

那可是霍华德·贝克先生啊!

作为一个混迹资本市场的人,可以不认识自己的父母,但绝不能不知道白宫几个主要的人物。

和贝克通完电话,黄奕华坐在沙发上静静的思考了一会,心中暗叹:几个月后,真不知有多少人要跳楼自杀了。

想到这里,黄奕华心里突然有点沉重。

他不是个烂好人,但也不是个只知道金钱的冷血动物,虽然到那时候他依然会毫不犹豫的尽最大的可能收刮财富,但他真的不想看到一些家庭以为股市的原因而家破人亡。

“boss,你在想什么呢?”史蒂夫·科恩问道。

“没有,就是在想那些整天想在股市里发财的人。”黄奕华摇摇头说道。

“呵呵,人就是这样,所有人都想着一夜暴富,可这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是啊,就怕一夜暴富的人不多,倾家荡产的人去一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贪婪是原罪,都是因为贪婪,boss你不会是可怜那些人吧?这可不是个好想法!”

“呵呵,只是一时感慨而已,就算可怜他们,我们也没有办法。”

“资本市场永远都是残酷的,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除非你永远退出这个舞台,否则就只能按照它的规则去做。”

“嗯,我明白,这就是现实,没人能改变。”

……………………

长岛别墅的主人房里弥漫着一股淫昧的气息,床上,一丝不挂的黄奕华正左拥右抱地搂着同样一丝不挂的赫本和阿佳妮。

两人一左一右地贴在黄奕华身上,谁也没有出声,粗重的喘气声和偶尔的抽搐仿佛在告知:她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对抗。

过来好一会,左边的赫本终于开口了:“我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了。”

“哦,是吗,那恭喜你了,这对你接下来的工作很有帮助。”

“这要谢谢你,是因为你让我掌管你的慈善基金会,我才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愿望,让我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你知道吗,当我得知我将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时,我有多激动。”

“呵呵,这主要是因为你有一颗仁慈的心,是你的爱心和善行让人钦佩,你得到这样的荣誉也完全是理所当然的,就算没有我,没有我的慈善基金会,你迟早也能有这样的一天。”黄奕华记得,在原时空里,赫本是在1988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也就是说,由于他的存在,让赫本的这个任命提早了一年。

“恭喜你了,奥黛丽,你的善行使你更加有魅力。”阿佳妮说道。

“谢谢,谢谢你伊莎贝尔。”

“不用谢,我们可是好姐妹,哦对了,我前段时间在法国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哦,说来听听。”

“她叫克里斯蒂亚娜·耶里,不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非常棒,是个大美女,我刚才说有意思,是因为她跟我长得有点像。”

“哦,是吗,跟你长的像?那她是干什么的?”

“也是个演员,刚刚出道,我很看好她。”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