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完全解释不通的现象

也就在这个时候,交易所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带着不敢置信的惊呼声。

接到这个消息的他一下子傻眼了。

一直被喜悦压抑住的一丝阴霾猛然升上了心头。

多年的炒股经验告诉他,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以前从来没出现过如此全线下跌的情况,可是此时的他没有任何的办法。

对于他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股市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将能让他伤筋动骨。

一天的煎熬终于过去了,仅仅一天的时间,布莱斯特的资产缩水了差不多百分之四十。

让他略感安慰的是,第二天,美国政府和多家大公司出手了,采取了强力的、一揽子的救市措施,终于让股市在稳住中略有提升,接下来的几天也在震荡中略有回升的趋势。

就在布莱斯特暗自庆幸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又跌了!

26日开盘的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再次狂跌156.63点至1793.93点,跌幅为8.03%!

这次的狂跌成了压垮布莱斯特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发现,短短的几天时间,他从一个掌握着一家市值几千万的上市公司的老板变成了一个负翁,他已经资不抵债了!

神情惨淡的布莱斯特拖着沉重的双腿回到了家里,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手枪……

看着统计出来的数字,保罗·琼斯蒙了!

在股灾发生之前的一个星期里。

他就按照黄奕华的指示,利用杠杆规则把手中的30亿美金放大了300亿,10倍的杠杆是黄奕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定下的,毕竟按照原时空的轨迹,在10月19日之前,美股是天天上涨,用高倍率杠杆的话,说不定没两天就被强制平仓了,更何况,论现金,30亿对黄奕华来说那是小问题。

300亿美元,就连保罗·琼斯都有些心惊,他倒不是担心的这些钱会输光,而是,如果赢了……他都不敢想象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

股灾的第一天。

保罗·琼斯按照黄奕华之前所做的部署,将早已分布在市场上的300亿美金,全部做空了股指,紧接着又全部做空了利率期货。

股灾真的发生了,而当美联储宣布减息的消息时。

他的心跳猛的迅速加快,一切都和黄奕华预测的一模一样,他感觉他快要疯了,血液在生理的作用下开始往脸部聚集。

原本入市时的300亿美金,一来一回,竟整整翻了近4倍,300亿美金一下子变成了1200亿美金。

第三天一开盘,股市依旧在跌,只是跌幅比第一天要小。

按照黄奕华的预测,股灾很快会结束结束,那么到时候汇率必然下跌,这时做空汇率,无疑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于是在黄奕华的要求下,保罗·琼斯再次把所有的资金投入股市,分数批做空汇率,至于到时汇率到底会跌到什么程度?

黄奕华没有说,保罗·琼斯自然也不知道。

反正经过了多次的配合,琼斯对黄奕华在资本市场方面的指令的执行绝对是丝毫不打折扣的。

四天之后,也就是10月26日,黄奕华的资金又翻了4倍多,已经不能再等了,黄奕华果断要求清仓。

到清仓完毕时,账面上1200亿美金一下子增长到了差不多5000多亿美金。

尽管是赚钱了,而且是狂赚,可是包括琼斯在内的所有人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目光呆滞的看着已经停滞的美股大盘的画面,双手不停的在哆嗦着,口中不停的喃喃:“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他想不明白啊,明明美国政府、欧洲九国政府、日本政府以及香港政府都采取了强力的、一揽子的救市措施,可为什么全球各大主要股市还是跌的这么惨不忍睹?

为什么自己所知道的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和眼下遇到的情况完全对不上、完全解释不通?

不止是琼斯的手在发抖、目光呆滞,那些操盘手们的反应和琼斯其实不差半分,而造成他们如此这般反应的原因也是空前的一致:自己所学的、所掌握的关于金融、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根本无法解释自己现在所遇到的、所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解释的了这一切,市场的涨涨跌跌、甚至是狂涨狂跌都不可怕,可如果自己的知识、理论没办法对眼前的这一切做出可信赖的解释,那情况比天塌了还要严重,再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情况了。

此时,琼斯又想到了黄奕华在股灾爆发之前借故抽身离开美国,并将投资公司的所有人都调离开。

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如果黄奕华没有事先离开美国,到时候只要有人稍微煽一下火,就算黄奕华手下有着一个庞大的传媒集团,也难以全身而退,毕竟他可是个黄皮肤!

心情虽然复杂而沉重,但保罗·琼斯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立即命令所有的操盘手开始将资金转移出去。

不同于保罗·琼斯他们,跟黄奕华一起的卡特三人从回到纽约后,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尽最快的速度,在股市上不停地收刮着各公司的股票。

按照黄奕华拿出的一份名单,上面有几十家企业的名字,包括IBM、宝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美孚化工、埃克森化工、波音等等。

对这些公司股票黄奕华早就一直想收购了,不过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

如今受股灾影响,这些公司的股票基本上都大幅下跌,尤其是零售行业的沃尔玛和石油行业的埃克森美孚。

跌幅甚至达到了近40%,他自然不可能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黄奕华这次可谓是奉旨收购,当时在白宫时,李根统领可是当着大家的面要求所有人尽可能的回购或收购市面上的股票,以稳住股市的。

黄奕华美滋滋地看着手上的报表。此次的股灾,黄奕华除了收刮了天量的财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那就是大量公司的股票。

大西洋彼岸的史蒂夫·科恩也传来了消息,那边的情况也基本差不多,虽然得到的财富跟美国这边比起来少了很多,但也达到了惊人的四百多亿美元,而且,科恩此次在英国那边也同样有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英国工业方面的公司的股份,而其中被黄奕华列为重中之重的则是壳牌公司、力拓和勿里洞岛公司(Billiton),其中勿里洞岛公司(Billiton)是壳牌的子公司。

力拓就不用说了,至于壳牌和勿里洞岛公司,黄奕华的想法就是在勿里洞岛公司和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控股公司(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合并为必和必拓之前,尽可能多的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权,等到两家公司合并,到时就算没办法得到控股,也能有尽可能大的话语权。

让黄奕华感到非常满意的是,此次科恩竟拿到了力拓3.7%、壳牌6.8%和勿里洞岛公司的4.9%的股权。

当然,为了不引起注意,这些股权都被分别分摊到十几个账户里。

而此时的科恩已经马不停蹄的飞往悉尼。科恩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布罗肯希尔财团。

布罗肯希尔财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垄断资本集团。

中心机构就是澳大利亚国民银行以及后来跟勿里洞岛公司合并的布罗肯希尔控股公司。

该财团垄断澳大利亚的钢铁、煤炭工业,而且对造船、机械、石油、水泥、化工、羊毛、军需等部门都有投资,在银行、保险业的势力也很大。

控制的主要企业有丹皮尔矿业公司、澳大利亚电线工业公司、联邦钢铁公司、格鲁特·艾兰特矿业公司、赫梅蒂特石油公司、澳大利亚塔比梅克尔斯公司、布卢集团南部水泥公司等。

控制的主要金融机构有澳大利亚商业银行、澳大利亚互助节俭社、海关信托公司等。

可以说,如果在布罗肯希尔财团中有话语权,那么在整个澳大利亚的地位就变得超然了。

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股市低迷、而且大家手中都紧巴巴的的良好机会多购进些股票,等过一段时间,那难度不知道要大多少倍,到时候可能就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了。

就在黄奕华美滋滋地看着手中的报表时,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李根正脸色沉重地听着约翰·E·奥图的汇报。

奥图是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目前代理局长职务。

“这几天来正有差不多5000亿美元的资金被转移到国外的银行里去,目的地很多,基本都是瑞士、巴哈马、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些地方。”奥图低沉地说道。

“你们就没有办法把它们截下来吗?”一旁的贝克问道。

“没办法,首先,我们没有法律支撑,如果贸然截下这些资金,怕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其二,他们的手段非常高明、速度非常快,刚一追踪,线索马上就断了。”奥图沮丧的回答道。

这是他感到最痛苦的事情,以FBI的能力,竟然没能马上查出这些账户的信息,这还是头一次碰到。

相关小说